农机购资讯中心

现代农业机械发展的“中联重科样本”

2016-03-04

新华网合肥3月2日电(柴文成 李东标) 2016年春节前夕,江淮大地已被冰雪覆盖,寒气逼人,但在1000多公里外的广西,冬季平均气候却保持在20℃左右,随处可见在一望无际的甘蔗林里,蔗农们辛勤劳作的身影。

每年10月到第二年的4月,是广西地区的甘蔗收获“榨季”。以往,甘蔗收获主要依靠人工,成本高且费时费力。近几年,在各级政府部门的推动下,当地开始引入机械化收获,但是机械收割过程中产生的含杂率过高难题,不仅会降低甘蔗出糖率,影响销售价格,还会增加原料成本,这让蔗农们愁眉不展。

为破解这一制约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难题,中联重科重机公司试制验证中心主任赵仁伟率领一支由8人组成的研发团队,在春节前夕辗转广西多个地市,深入到田间地头,对正在进行收获作业的机器跟踪采集数据,搜集天气、土壤、坡度及作物特点等第一手信息。

在对大量信息数据进行分析总结后,赵仁伟带领团队对甘蔗收获机的筛分、进风控制等系统进行了优化升级,并结合产品的作业情况进行技术改进。为了集中科研攻关,赵仁伟和他的团队甚至放弃春节休息时间,连续奋战,终于将产品含杂率由原先的10%左右突破性地降至7%,这一指标即便与国外进口产品相比也不相上下,大大增强了国产农业机械的市场竞争力。

这是近年来中联重科不断推进科技创新,实现跨越发展的一个缩影。

去年以来,世界农机产业持续下行,而中国农机产业却保持了增长势头;中联重科农机集团作为我国农机行业的后起之秀,始终坚持科技创新,实现了健康持续发展,成为中国农业机械行业的一抹亮点。

2015年,该公司在农机领域推出了包括洲际平台拖拉机、甘蔗收获机、智能化谷物烘干机等一系列行业领先的农业机械新品,部分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受到用户欢迎。其中,谷王AS60甘蔗收获机拥有15项技术,该机型充分结合了国内甘蔗种植地的土地条件和农艺特点进行创新研发,在国内率先采用现代化流水线进行总装生产,填补了国内同类产品批量化生产的空白,同时产品价格只有国外同类机型的一半,打破了国内甘蔗收获机市场基本被国外高端产品垄断的局面。

此外,以谷王DC250低温逆混流循环式烘干机为代表的智能化谷物烘干机的亮相也引发了普遍关注。该产品采用除尘除烟工艺,烘干过程可根据湿谷水份含量,自动匹配控制系统,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干燥过程智能化控制;既高效又环保,烘干成本及烘干时间均大幅降低,粮食烘干的质量则明显提高。

“成绩单”的背后,是中联重科坚持创新驱动、助推转型升级的结果。

2015年,国家发改委批复中联重科组建“现代农业装备国家地方工程研究中心”,此后又成功获批成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组建现代农业装备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截止到目前,中联重科农业机械已拥有现代农业装备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总部中央研究院、北美研发中心、本部研发中心组成的研发体系,农业装备产品先后获得技术500余项,产品荣获国内外奖项80余次。

雄厚的科研实力为新产品的研发奠定了基础,目前,中联重科农业机械业务,已经覆盖小麦、水稻、玉米、油菜等主要农作物的育种、整地、播种、田间管理、收获、转运、烘干储存等农业生产全过程,产品已形成拖拉机、收获机、经济作物机械、烘干机、农机具等10多个产品线、50多个产品平台、750多种产品资源的产品组合,农业装备业务跻身国内市场占有率排名前三。

据了解,下一步中联重科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整合全球技术资源,在农机产品的智能化、数字化、“互联网+”等领域,融合现代制造技术,提供机械化制造方案,用智能化农机服务促进农业转型发展。

农机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