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购资讯中心

“跨界人才少是农业互联网最大瓶颈”——专访顺为资本合伙人李锐

1970-01-01

640.webp.jpg

南方周末:顺为在农业领域的投资逻辑是什么?

李锐:顺为资本从农村的生产到消费,从物质消费到精神消费都有关注。我们的投资范畴很宽泛,从农产品流通的项目,到蓝领就业平台,都做了一些投资布局。

具体来说,我们的投资案例包括美菜、什马金融、农分期、好豆、一公里、51订货和汇通达等农村互联网项目。

其中,农村金融这块是我们重点关注的。比如我们投资的什马金融,就是专注农村的消费金融市场。农民对于金融的需求其实很大,如购买种子、化肥、农药和农具等需求很旺盛,但在农村具体给农民做消费信贷的公司却很少。

此外,我们还投资了一个生产金融领域的项目,叫农分期,它是利用农业+金融+互联网的模式,来服务农业经营。目前农分期在农村的重点客户是那些正在规模化种植的农户,比如种粮大户。农分期帮他们在购买农机时提供分期付款业务。

虽然在农村市场,传统金融机构一直在开展业务,但依然有大量金融需求没被满足。

南方周末:对于三农市场,你们看到了哪些趋势?

李锐:大的方向上,我们发现商业的下沉趋势越来越明显,大家都在向五六线城市,向城镇和村庄拓展生意。因为一二线城市已经趋于饱和,三四线城市争夺激烈,唯有农村市场天地广阔。

我们认为,在这个下沉趋势下,能加快下沉速度和深度的项目,我们很关注,尤其是那些能节省周转环节,让产品更加快速直达农村终端消费者的项目,我们会重点关注。

这些年,农业生产和农产品流通等领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但我们认为互联网和科技在农村提升效率的空间依然很大。所以我们看到,这几年阿里和京东等互联网公司已经开始在农村布局了。

另外,从消费群体来看,现在出现了蓝领返乡潮,出现了打工者返乡创业潮。在创业市场,也有很多公司在农村做就业和社交的尝试。

最主要的是,我们认为中国的城乡差距,在消费和收入上,不太可能再拉大了,村镇级居民的消费能力在迅速增长,这个增长速度远快于大城市。

南方周末:为什么农业互联网这几年才开始火起来?

李锐:移动互联网的普及是这几年农业互联网快速发展的主要动力。过去,村里拉一条电话线和网线很费劲,现在智能手机在农村越来越普遍。

另外就是这几年城镇间的交通和通讯基础设施建设快速发展。尤其是交通方便之后,大部分村镇离核心城市越来越近,这从过去农民一窝蜂出去打工的单向流动,变成了现在进城打工和返乡创业的双向流动。

南方周末:据你观察,还有什么因素在制约农业互联网的发展?

李锐:现在最大问题是跨界人才非常少。既懂农村、农民和农业,又懂互联网和商业的人才很稀缺。所以顺为在投资农业互联网项目的时候,非常关注团队,关注这个团队里是否有跨界人才。

南方周末:为什么投资圈对于投资农业互联网目前总体感觉很谨慎?

李锐:整体来说,比起其他行业,尤其相比纯互联网项目,农业互联网更加本地化,更容易受地方政策和当地乡土乡情的影响。

目前在农业领域,VC(风险投资)确实进去的不多,主要还是农业市场的地域特殊性,没法一个模式快速复制到全国,所以创业公司很难快速起规模。

现在很多农业互联网项目,停留在信息平台的层面,如果局限在此,公司很难做大,没有什么想象空间。但一旦涉及交易环节,确实对创业公司提出很高要求。

创业者涉足农业市场会很难,涉及交易环节更难,但一旦突破了交易这关,空间就很大了。

南方周末:能否从投资人的角度,对比中外农业互联网的差异?

李锐:最大的差异是,国外基本都是规模化生产。比如美国,农业的生产要素很集中,大农场很多,基本都是规模化生产。而且农庄之间有很成熟的合作,有行业协会。另外,国外农产品,也更加标准化一些。中国农业则还是小农经济为主,这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业互联网的发展。

南方周末:你们对政府在农业互联网这块的工作有什么建议?

李锐:政府一直重视农业发展,每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跟三农相关。政府也出台了很多政策,鼓励农业利用互联网来提升生产效率和流通效率,来降低生产成本。

除了这些,我们认为在核心的生产要素上,比如土地确权等工作,可以做更多的努力和尝试。我们认为政府可以多鼓励农业的规模化生产。同时,进一步开放,降低农业市场的管制和准入门槛等,以便给创业者更多的机会和空间。

 

农机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