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会报道】遥控飞行器的发展任重而道远——遥控飞行器的农业应用与管理研讨会召开
4月上旬,四川一架喷洒农药的直升机坠落,牺牲了一名飞行员,再次引发了行业内对无人遥控飞行器的关注。而“中国制造2025”的计划中,航空航天装备及农业机械装备的列入,让农用航空飞行器更受瞩目。此次,在郑州举办的2015全国农业机械及零部件展览会上,农用遥控飞行器的展位吸引了众多前来咨询的用户。作为主办者重点安排的一项展会配套挥动,由中国农业机械化协会农用航空分会组织的遥控飞行器的农业应用与管理研讨会,也吸引了众多无人机企业和行业从业人员的参与。
农用遥控飞行器效益明显 前景广阔
展会期间,不少已经使用了无人机的用户表示,与传统植保机械相比,农用遥控飞行器具有作业效率高、防治范围广、农药用量减少、适合流动作业等优点。
重庆农委秦大川主任表示,无人机不受农作物长势及地理环境的限制,可有效应对农作物生长过程中人力以及施药(肥)等作业机械无法或者难以下地工作等情况,在重庆山地丘陵地区,耕作区域地形崎岖,普通植保机械很难下地作业,人力又在不断减少,用工成本不断增加,而无人机则可以在不损坏农作物及土壤物理结构的条件下省时省力地完成作业,很好地解决这一难题。据此,有专家预计,到2015年,农用航空器国内总需求量将超过2000台,市场潜力巨大。
农用遥控飞行器亟待创新 攻克技术难关
研讨会上,不少企业表示农用遥控飞行器的操作难度较大,根本原因是直升机的飞行惯性。因为农用无人机的飞行高度较低,要在较短距离内实现飞机转向是很困难,这就要求操作人员有丰富的经验或飞行器具备复杂的飞控系统,但这无形中就增加了机器的成本。在本次座谈会上,刚刚获得美国《时代》杂志评选的“2014年度十大创新工具”大疆创新科技公司也派人参加,他们表示将会利用其在飞控系统的优势进军农用遥控飞行器市场。
此外,大部分用户表示因为价格问题,他们多数购买的是电池发动机飞行器,任务载荷能力较低,随着土地流转面积的不断扩大,这一矛盾越来越凸显。而且电池无人机的航时较短、充电时间较长,导致每次作业需要3-4人,分别负责充电、拆装电池、装药、导航等,单位时间内占用人力成本较高,摊薄了预期利润。这些都成为用户反映比较突出的问题。
农用遥控飞行器管理混乱 隐患不断
会上,南京农机化研究所薛新宇教授围绕农用遥控飞行器的应用与管理,进行了深入的阐述。她表示目前农用遥控飞行器从生产、设计标准、流通环节到培训使用都处于无监管状态,现有的《民用无人机空中交通管理办法》并不适用于农用领域。与其他领域的无人机相比,农用遥控飞行器更加注重喷洒飘逸性能的测试、环境风险的评估、田间作业效果的测定以及危害分级等。
而深圳高科新农技术有限公司的毛越东在谈及农用遥控飞行器驾驶员培训时,认为农用无人机驾驶员将会成为新一代的产业大军,但因为这一职业对人员的技能、素质和法规知识要求较高,培训机构必须具备一定的资质,有关部门要进行相应的管理,建立市场准入机制,完善培训要求,才能适应行业的发展。
座谈会上,与会的企业和用户都认为农用遥控飞行器的应用与推广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用户以及第三方的共同参与。此行业的发展壮大离不开其行业自身的健康发展,但更重要的是相关政策法规的配套完善。与会企业强烈建议针对无人机行业加强立法,出台有针对性的政策法规,以强化管理和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