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秸秆利用率 河北省加大补贴力度
又是一年麦收时节,丰收总是喜悦的,但伴随着喜悦而来的是,我们该拿成吨的秸秆怎么办?随着我国对大气污染防治力度的加大,各地都采取了严格的秸秆禁烧政策,同时也积极探索科学可持续的秸秆综合利用方式。据了解,2016年中央财政将安排10亿元支持开展秸秆综合利用试点,试点主要集中在环京津冀农作物秸秆焚烧问题较为突出的省市。 多年来,河北省广泛发动社会各界参与秸秆综合利用,抓好秸秆机械化还田、饲料化、能源化、基料化、肥料化、原料化利用等方面工作,从源头解决秸秆焚烧问题,让农民群众由“不敢烧”向“不用烧”转变。作为农业部、财政部开展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促进耕地质量提升工作的试点省,河北持续加大秸秆综合利用政策支持和资金补助力度,出台了多项有关秸秆利用的政策和文件,大大提高了秸秆利用效率。近日,记者走访了赵县、晋州市、冀州市等地农村,看到了农民“变废为宝”的场景。
提高秸秆利用率 河北省加大补贴力度
90%以上秸秆实现直接还田
河北省的秸秆综合利用试点主要集中于环京津冀地区和京石、京哈高速,围绕这“一环两带”,河北省计划建设10个秸秆综合利用示范县,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秸秆综合利用力度大一分,禁烧工作压力就减一分。我们把综合利用作为解决秸秆焚烧问题的根本举措,积极做好秸秆肥料化、饲料化、能源化、基料化和原料化即‘五料化’利用。”河北省农业厅厅长、省农工办主任魏百刚说,提高综合利用水平,首先要从“五料化”利用上入手。6月初,紧随河北省政府“三夏”生产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召开了全省夏收期间秸秆禁烧与综合利用视频会议。会上,河北省农业厅党组成员、省农工办副主任刘振洲说,秸秆禁烧要“疏堵结合”,进一步加大秸秆综合利用政策支持和资金补助力度,大力提高秸秆利用率。要建立健全相应的组织机构,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努力实现秸秆综合利用目标。要广泛发动社会各界参与秸秆综合利用,努力做到全量化利用,从源头解决秸秆焚烧问题。据了解,近年来,河北大力推广秸秆粉碎还田、免耕播种和保护性耕作技术,鼓励支持农民应用秸秆粉碎还田、温室挖沟还田、堆沤还田等腐熟技术,促进秸秆资源转化利用。其中,90%以上的秸秆用于直接还田,所以农机购置补贴向秸秆综合利用机械重点倾斜,去年新增秸秆还田机具1600台套,保有量达到11.87万台。实施秸秆养畜示范项目建设,示范县秸秆处理总量达13万吨。实施农村清洁能源开发利用工程,秸秆能源化利用达554万吨。
灭茬、施肥、播种一次完成
6月13日,在赵县南姚家庄村民姚广辉的麦田里,伴随着巨大的机械轰鸣声,两台小麦联合收割机将10余亩小麦颗粒归仓。紧随其后,一台传统玉米播种机和一台智能化复合型灭茬深松多层施肥精密播种机对玉米播种对比实验,吸引了附近种粮农户的观看。对比播种现场,新型播种机作业将20厘米高的麦茬全部被打成2厘米左右的小段,与深松起的泥土掺和。用手扒开土壤,看到种子均匀地埋在其中。而传统的播种机作业过后,麦茬依旧长着,种子区域带还有一些大的土块。“传统播种方式下,玉米种子不易落在土里或被压的太深,而用智能化复合型灭茬深松多层施肥精密播种机,可以一次性完成土地耕整深松、秸秆处理、多层施肥及播种覆土等全程化复合式作业,具有作业效率高、播种质量好、节水节肥、节省人工等特点。”姚广辉扒开传统播种机过后的土块儿,现场给农户分析说。1997年开始秸秆禁烧工作,直到1999年赵县才找到秸秆还田作为禁烧的突破口。赵县副县长康建林介绍。1999年赵县拿出350万财政资金补贴农机改造,实现了大马力拖拉机带切碎机,在当年就实现了秸秆的全部利用。赵县农林牧业局农业机械技术服务中心主任张会平介绍:“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项目将使玉米机械化收获、保护性耕作、农机深松等先进农机化技术得到深入推广,使土壤水分和肥力显著增加,农作物抗旱能力显著提高,增产效果经济效益明显。预计每亩节省灌溉费用30元、每亩节肥20元、每亩节省用工2~3个,每个工按100元计算共节本250元,亩增产玉米30斤增效30元,合计每亩节本增效280元。”现在,赵县的小麦秸秆能够实现100%还田,玉米秸秆可达到90%还田,其他可用于青贮饲料。“秸秆大面积焚烧已经不成为问题,赵县为秸秆找到的是简便易行、经济允许的路子。”康建林说。
一吨秸秆能赚200多元
“像这样收割,秸秆丢在地里,影响灌水、播种等秋粮管理。我帮他们收了麦秸秆,就好种地了。”6月14日上午,在晋州市周家庄村麦田里,该市彭召村农场主牛守昌一边指挥驾驶农机的农民打捆、装车运输,一边乐呵呵地对记者说,他除了种植流转过来的几百亩田地外,他还在农忙季节,雇佣农民收集秸秆“挣外快”,牛守昌说,到田地里收秸秆,一般不用给农户钱。这样,除去雇佣农民、机械、运输等成本,卖给养殖场、造纸厂等,每吨能赚200多元。一亩麦田收秸秆300斤,他最多时收了1500吨秸秆。在冀州市西王村麦田里,60多岁的农户李双考正在驾驶自己的农机进行除茬作业。他说,种玉米儿比较省事儿,播种后,适时打一遍除草剂就行了。几年来,他坚持秸秆还田,耕地松软肥沃,效果“很不借哩!”赵县天同农机有限公司的负责人翟素彪告诉记者,他一年能生产3000台切抛机,而且还供不应求,一旦农机和农艺配套后,新农艺也会促进农机企业的发展。近年来,河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多次下发加快推进秸秆综合利用的文件,省人大常委会出台“关于促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和禁止露天焚烧的决定”,快速推动了秸秆综合利用工作。2015年,全省主要农作物秸秆资源量为6176万吨,可收集量为5960万吨,秸秆综合利用量为5635万吨,综合利用率达到95%,同比增长8.2个百分点。“目前我们以还田为主,但‘五料化’也会随着种植结构的变化而调整,总体而言,我们希望以农用化为方向,在示范县秸秆综合利用率巩固提高到96%,或在上年基础上提高1个百分点。”刘振洲说。
化“堵”为“疏”为秸秆找出路
1999年是赵县秸秆禁烧的转机之年。以前是一味“堵”,对老百姓烧秸秆防不胜防。我们也认识到这不是长久之计,不能再走以前的老路子了。老百姓也厌倦了和政府官员“打游击”,期盼着政府给指出一条秸秆综合利用的路子来。这一年,县委、县政府在财政非常困难的情况下,下血本敞开补贴农民购买农机具。当时一台清江650拖拉机大约4万元,秸秆切碎机4000元,每台拖拉机补贴8000元~11000元,切碎机补贴1000元。只要农民有需求,就敞开补贴。这一年县政府拿出350万元资金,用于大中型拖拉机、玉米秸秆切碎机、旋耕机等机具补贴,当年全县补贴50~65马力拖拉机381台,秸秆切碎机381台,旋耕机360台,铡草机900台。我们镇上当年购置了368台大拖和配套机械。为实现秸秆就地切碎还田提供了机具保障。当时农村还在征收“三提五统”,第一次领到农机补贴“回头钱”的农机手,心里乐开了花。当时,每亩地的作业费用是20元,扣除油料消耗能挣到近6000~8000元,再加上旋耕,三到四年就能挣回一台拖拉机。为给购买新机具的农机手找活干,全镇积极推广县农机局规范的《秸秆还田作业合同》,保证了“农机有活干、种地有机用”。农机手和农民找到了最佳结合点。成功的原因主要是两条:一是在经济上农机手和农户都能够接受;二是作业质量明显提高。以往的切碎机切出来是丝丝缕缕,拉不开、扯不断,影响农民耕种,应用新技术切出来都成了碎末,直接融进了土壤。质量提高的原因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农机马力大了,刀具改进了;二是玉米品种的改进了,到成熟期秸秆依然是青枝绿叶,容易打碎。成功的喜悦激励我们继续努力。经过两三年的不懈推广,到本世纪初,大面积焚烧秸秆现象在赵县成为了历史。通过多年的秸秆还田实施数据对比,玉米秸秆直接还田较传统堆沤还田比较,具有改良土壤,培肥地力,简化工序,节省劳力,促进增产,减少污染的作用。据测定,实行秸秆机械切碎直接还田,相当于亩增施标准氮肥22.8~29.9千克,标准磷肥12.3~14.7千克。农作物秸秆机械化利用也带动了赵县农机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和壮大。通过实施小麦、玉米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促进了小麦秸秆切抛机、玉米秸秆切碎机、玉米收获机等机具的研发、生产、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