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购资讯中心

湖北省:上半年农机化工作总结及建议

1970-01-01

截止6月28日,上半年湖北省各地农机化工作抓得主动扎实,取得了一些成效,实现了时间过半、任务完成过半的工作预期。同时,各地还对当前农机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认真分析,并提出了下半年推进工作的具体措施,有关情况如下:    上半年主要工作特点    上半年,各地农机化工作呈现出六大特点:    一是工作谋篇布局早、行动落实快。上半年,各地及时出台文件、召开会议、举办活动,对今年和“十三五”时期各项农机化重点工作进行部署安排,积极争取各项工作的主动权。如黄石、襄阳、黄冈、鄂州、荆门、孝感、咸宁、恩施、天门和神农架林区等地通过召开农机化工作会议、举办“机手大培训、机具大检修和农机闹春耕”等活动,启动购机补贴实施工作会议等形式,对全年乃至“十三五”期间的农机化工作进行了部署安排,拉开今年农机化工作大幕。  

湖北省:上半年农机化工作总结及建议

二是补贴政策执行更加规范、手续更加便捷。各地按照农业部“缩范围、控定额、促敞开”的九字方针,进一步压缩购机补贴品目,强化购机补贴绩效考评,优化购机补贴操作程序,敞开补贴重点机具试点,积极探索电商销售农机模式和跨区域购机模式,大力推行集申请、购机、开票、核机、喷号、拍照、培训和办证等“一站式”服务,极大方便了农民选机购机,促进了购机补贴政策的规范实施。    上半年,全省使用补贴资金3.5亿元,占首批已下拨资金的51.5%,补贴各类农机具4.4万台,有效拉动农民投入近9亿元,受益农户达3.4万户。襄阳、黄石、荆门、孝感、荆州、仙桃等地实施相对较快,进度超过了50%,其中襄阳市对重点推广机具实施叠加补贴,带动了补贴政策的快速实施,目前该市第一批下拨的补贴资金已全部实施完毕。    三是全面全程机械化示范创建力度大,农机作业水平明显提升。各地按照部省关于全面全程机械化示范创建活动要求,积极筹措资金开展农机化新技术新模式试验示范,探索适宜本地作物和区域特点的机械化技术路线和生产模式,有效带动了全省农机作业水平的快速提升。如武汉市在江夏区和东西湖区分别开展了大豆和蔬菜全程机械化试点,并依托黄陂利梓、凤凰诚成、蔡甸腾飞和东西湖天下先等农机专业合作社,积极探索适宜本地作物和区域特点的全程机械化技术路线和生产模式。十堰市着力在探索水产养殖、茶叶、红薯、玉米等产业(作物)机械化上下功夫,全面拓宽农机化服务领域,取得了较好成效。

        宜昌市通过举办马铃薯、柑橘、棉花、茶叶、玉米和水稻等全程机械化观摩活动,全市农机化呈现了全面推进势头。荆门市依托农机院士专家工作站,大力开展棉花、玉米、大豆和大蒜机械播种试验示范,攻克了江汉平原棉花机械播种的技术难关,京山县荣获全国首批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襄阳市在襄州、枣阳、谷城和南漳等地分别开展了小麦和玉米全程机械化及山区丘陵机械化生产试点,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孝感市在汉川、大悟和安陆等地分别开展水稻、花生、油菜等全面全程机械化示点。荆州市在全市确立创建荆州区、公安、松滋和监利等4个全面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市。咸宁市在全市创办了21个全程机械化示范点。仙桃市制定了《水稻玉米生产环节机械化技术推广项目实施方案》,并将该市9家农机合作社作为主要实施主体,取得了较好效果。天门市通过农机“田间教学”等活动,全力推进“全面全程机械化示范市”建设。    据初步统计,上半年全省完成机耕面积4312万亩、机耕率达94.7%,机收小麦1643万亩、机收率达95.8%,机收油菜902.5万亩、机收率达52.99%;机插(播)水稻1279.14万亩,机插(播)率达49.5%。小麦和油菜机收水平、水稻机插(播)水平同比均有所提高。武汉市机耕率首超95%,小麦、油菜机收率同比提高1.65个百分点,早中稻机插率同比提高1.5个百分点;襄阳市机整率达97.5%,小麦机收率达96.9%,玉米机播率达62.2%;鄂州市小麦机收率达96.8%,油菜机收率达66.84%;荆门市机耕率达98%,水稻机插率达66%,油菜机收率达85%,小麦机收率达98%;随州市机收率达95.33%,同比提高3.31个百分点;仙桃市大、小麦机收率接近100%,油菜机收率达61%、同比提高5个百分点。咸宁市建设的全程机械化示范区耕整、播种、收获等环节基本实现机械化,主产区油菜机收率达75%。  

农机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