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农机事故 各省纷显神通
5月17日,全国农机化安全生产工作会议暨农机事故应急处置演练活动在广西南宁召开。在农机事故应急处置演练中,各单位参演人员准备充分、响应及时、密切协作,使活动达到了预期效果。
组织有序,各方配合密切。从事故接报、预案启动、现场处置到事故调查、演练的各个环节紧密结合。全体参演人员反应快速、动作娴熟、处置有序,体现了县、乡、村三级应急组织职责明确,信息传递和指挥规范高效的特点。进行救援参演队员来自农机、安监、公安、交通、消防、医疗等不同部门,但各级部门密切配合、相互支持、整体作战,展现了良好的协调联动机制和较强的应急处置能力。
场景有代表性,示范效果强。此次演练,针对乡村道路事故易发且救援难的问题,以拖拉机违法载人的事故为场景进行演练,将农机事故的发生、处置、人员救护、现场清理全过程展示给观摩者。展示过程附带清晰解说,有很强的示范作用。
以人为本,施救科学。演练过程把保证人的生命安全作为此次活动的首要任务,把尽快恢复作业秩序作为重要目标,体现了以人为本、科学应对和依法处置的理念。特别是成功动用警用航空器对受伤人员和孕妇进行及时有效的施救,既体现了对生命的重视,也对山区农机事故应急救援工作探索出了一条新思路。
通过这次演练,不仅成功检验农机事故应急处置预案的实用性和操作性,而且还提升了队伍应急处置能力,同时扩大了“农机安全”的影响力,达到了增加群众应急管理意识的效果。对于促进和推动农机化主管部门及其农机安全监理机构农机事故应急能力、快速反应能力和部门协调配合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
会上,四川、广西等8省(区市)介绍了自己在创建“平安农机”方面的措施和成就,可谓亮点纷呈。
广西:“平安农机”创建硕果累累
广西各级农机部门紧紧围绕建立健全“政府负责,农机主抓,部门协作,群众参与”的农机安全管理长效机制,积极开展创建活动。“十二五”期间,全区共有30个县(市、区)被确定为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市、区),成为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数量较多的省区之一。从2012年起,全区各地相继把创建“平安农机”工作纳入政府安全生产目标考核体系和绩效考核内容,并逐级落实农机安全生产责任制。“农机安全文化乡村行”活动以通俗易懂、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在八桂大地广泛深入开展。各地结合当地风俗、民情,通过举办篮球比赛、知识竞赛、文艺演出等活动,广泛宣传农机安全法律法规和政策,把农机安全知识和安全技术传送给农村群众和农民机手,营造了浓厚的农机安全氛围。
为强化基层农机安全监管,各地抓重点,攻难点,积极探索有效的基层农机安全监管模式。各级农机部门加强与安监、公安、交通等部门沟通联系,并建立了联合执法机制,得到了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与配合,建立起前所未有的全面良好合作关系。
黑龙江:探索农机安全监管新模式
黑龙江省近年创新农机发展新理念,探索安全监管新模式,建立机务管理新机制,扩展农机服务新渠道,有效保障了全省农机安全生产形势稳定。
探索建立农机安全检验新机制。2014年7月,黑龙江省取消了农机安全年度检验项目之后,经过多方协调积极争取,于2015年末又恢复了此项工作。省农委组织专家经过反复论证,对原有的检验项目、程序和方法等进行了改革,制定并下发了《黑龙江省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安全技术检验规定》,减少了检验项目,提高了检验标准,规范了检验行为。
探索建立农机合作社机务管理新方法。全省现代农机合作社的建设数量现已达到1224个,农机具保有量近5.2万台套。省农委制定了《黑龙江省现代农机合作社机务管理办法》,推进了机务管理方法创新。《办法》重点强化机具的维护保养,严格机务管理,同时也十分注重载体建设。
探索建立新形式下管理和服务模式。积极探索“互联网+农机”的管理和服务模式,投资近3000多万元,建设了省、市、县三级联网的农机管理调度指挥系统,覆盖了全省农机合作社和有机大户。推行送检到乡镇、到合作社、到村屯、到有机户家中等方式。创设“现代农机合作社微信群”公众帐号,搭建与合作社、农机大户及驾驶操作人员的交流平台。
新疆:不断提高安全监管水平
新疆地处边疆,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比例较大,工作难度大。农机部门牢固树立安全生产“红线”意识,不断提高农机安全监管水平,努力构建农机安全长效机制,实现了全区农机安全生产形势的持续稳定向好。
从2014年起,在全区开展把农机安全生产目标管理中的重点工作和难点工作纳入考核指标体系中,对地州市农机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进行日常考核和年终考核。并且,全面启动了危及人身财产安全农业机械免费实地检验,各地根据危及人身财产安全农业机械类型、分布等情况,结合实际,科学、合理地制定了免费实地检验方案,同时分配下达了目标任务。全区共免费实地检验饲料粉碎机、机动脱粒机等其它危及人身财产安全农业机械27.6万台,占保有量的70%以上。
近两年在全区范围内部署开展了农机安全知识进乡村、进学校、进农户的“三进”活动。通过广播、电视、板报、等多种形式,维吾尔语、哈萨克语、汉语等多语种深入宣传农机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做到报纸上有文字、电视上有图象、广播上有声音、网络上有信息、社会上有共鸣。
四川:多措并举加强变拖管理
四川省多措并举抓好存量运输型拖拉机监管,存量运输型拖拉机从2013年18万台下降到15万台。
坚决卡死入口。积极推动拖拉机强制标准的宣传贯彻与落实,多次发文强调严格按照标准进行注册登记,建立完善产品型号库,严禁为不符合强制标准的机车办理注册登记。全面禁止为套用拖拉机合格证的低速货车、三轮汽车等办理拖拉机注册登记。一律拒绝接收省外不符合现行拖拉机标准的机车转入,把握好“登记、转入”等环节,多方位杜绝新增运输型拖拉机。及时启动计算机软件,所有农机监理登记业务必须通过省业务系统办理。
逐步消化存量。连续3年要求基层对纸质档案、电子档案和存量运输型拖拉机进行逐一核查、建立台账。对2013年2月1日前属空挂、虚挂的一律要求收回牌证,撤销行政许可;对达到报废条件的,动员其所有人主动申请注销。坚持检验时见机、见人、见证,对存量运输型拖拉机可由当地具有机动车安全技术检测资质的机构检测并出具安全技术检测报告,对安全技术条件不达标或唯一性认证无法通过的,坚决不予核发检验合格标志。
严格依法监管。建立完善农机安全生产省、市、县、乡、村“五级覆盖”责任体系。及时修订四川省《条例》,下放行政审批权限,建立和完善农机安全监督管理体系。将全省拖拉机及驾驶人登记基础信息60多万条导入“四川省重点机动车和驾驶人信息共享平台”,监理机构在办理年检、机手补(换)证等业务时先通过“共享平台”查询其道路违法违章处理记录。
江苏:农机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向好
近年来,江苏省农机系统强化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狠抓监管措施落实,不断改革创新,农机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省农机局连续11年受到省安委会表彰奖励。
加大监管力度,抓好专项整治。省农机局制定了农机安全检验、操作规程和驾驶人考试等10多个地方性标准,形成了较为完备的法规标准体系。层层落实农机安全生产责任制,将农机安全生产纳入各级政府安全生产和农机化目标考核内容。认真组织开展农机“打非治违”和专项整治行动,做好农机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和安全生产大检查、暗查暗访,突出检查上道路行驶拖拉机、进滩涂作业拖拉机、变型拖拉机和跨区作业联合收割机等重点机具。
开展平安创建,建立长效机制。省农机局、省安监局密切配合,联合部署“平安农机”创建工作,共同开展示范县验收和推荐。遵循“充实、完善、创新、提高”的原则,将“平安农机推广使用、优先优惠加油卡发放、平安农机合作社创建、公安驻农机警务室”列入示范县考核内容,并把农机安全生产作为农机合作社示范社建设的重要内容,促进安全工作重心下沉、防线前移。在争取投入、健全基层网络、加强安全宣教、建立部门协作机制上下功夫,开展创建“回头看”活动,不断提高创建水平。
加强信息建设,提高办事效率。积极探索“互联网+安全”监管模式,实现“让数据多跑路,让农民少跑腿”,解决农机信息化“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实施保费补贴,防范事故风险。江苏省从2008年开始实施农机政策性保险,已列入财政保费补贴的险种有兼用型拖拉机交强险、运输型拖拉机交强险、联合收割机三责险、司乘人员意外伤害险。
安徽:以“平安农机”促安全发展
安徽省农机、安监系统以“平安农机”创建为载体,积极争取政府重视,切实强化组织协调,全力促进县、乡(镇)、村农机监管网格化建设。全省多年来未发生重特大农机事故,农机安全生产形势持续保持平稳,连续4年被省安委会评为先进。
省农机、安监部门联合成立了领导小组,并要求各级均要成立相应组织,尤其是县、乡两级,逐步建立起“政府负责、农机主抓、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创建机制。在每年年初农机部门层层签订的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中,将创建纳入目标考核,确保创建按计划推进、按目标落实。把财政资金是否到位作为创建工作重要的考量因素。从安排专项经费,到实行年终奖补,各地积极争取当地政府的重视和支持。明确示范乡(镇)由市级农机、安监两部门考评命名;示范村和示范户由县级农机、安监两部门考评命名。
各地把“平安农机”创建与加强规范化建设相结合,严把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登记、检验关和驾驶人员考试发证关,农机监理业务更加规范。积极争取多方投入,加强装备建设,全省有18个县建立了农机驾驶人电子无纸化考试场地,农机自动检测设备达到48台(套)。大力开展“六个一”宣传教育活动,组织人员深入乡镇、学校和农机服务组织,采取竖安全标识标牌、粉刷墙体标语、层层组织农机安全宣传教育和培训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农机安全生产知识。
宁夏:免费管理创出一片新蓝天
宁夏自治区自2011年率先在全区范围内实施农机免费管理以来,自治区、市、县三级财政共投入农机免费管理及农机安全监理装备建设资金约7000万元,有力保障农机安全生产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推动全区农机监理系统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落实,党员干部廉洁自律得到明显加强,农机安全监理机构的职能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在全区各乡(镇),以行政自然村为单元,以农机作业公司、农机合作社、农机大户、家庭农场和乡(镇)农机专干为成员单位牵头组建农机安全联组。全区共建有农机安全联组3666个,在延伸基层农机安全监管服务链、强化源头管理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农机安全生产责任制得到有效落实。全区各级农机监理机构层层签订农机安全责任书,把安全责任逐级落实到乡村、落实到农机安全联组、落实到岗位,落实到人头。农机安全监理人员少任务重的难题得到有效缓解。农机“三率”水平得到提高。每年在农机和驾驶员检审验、安全生产大检查期间,农机安全联组充分发挥了宣传动员作用,组织广大农机驾驶操作人积极参加年度检审验、安全检查、隐患排查治理等,促进了农机检验率的提高,降低了农机事故发生率。农机安全联组四项制度的落实,使农机驾驶员的安全学习教育培训工作得到提升,并且每年在冬、春两季组织农机检修保养,保障了农业机械的安全运行,减少了农机事故的发生。
青岛:实施农机安全网格化管理
青岛市农机部门主动适应农机化发展新常态,顺应农民群众新期待,依法履行职责,建体系、抓监管、强能力,保障了农机化事业安全发展。
开展农机监理服务进农村社区活动。用5年时间建设了100个镇村农机监管机构:在农机化重点乡镇通过派驻方式建立区域化农机监理中队;在辐射能力强的大型农村中心社区建设农机安全监理服务中心,负责2—3个乡镇的农机安全监理工作;在小型的农村中心社区设立农机安全监理服务窗口,负责8-10个村庄(社区)的农机监理工作;在村级聘请农机安全协管员。
实施农机安全网格化管理,落实“一格三网六定”。“一格”就是以市局、县局、乡镇农机监管机构、社区农机监服务中心、村协管员为纵线,以安监、工商、质检、应急等相关部门为横线的网格。“三网”就是建立健全管理网、监督网和信息网,完善工作运行机制。“六定”就是健全领导定点、全员定责、配置定量、排查定级、应急定制、信息定时的六项制度。
加快农机监理规范化建设。建立农机安全生产委员会和专家指导组,扩大农机监理队伍建设,先后举办8次专题培训班,改善农机监理装备条件。从源头上严把牌证核发、安全检验、维修审批关口,对条件不符的坚决不发牌证,建立应急预案动态优化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