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三大难”做好“五个一”
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农业机械的根本出路在于机耕道。加快机耕道建设,畅通田间道路,对于提升陕西省农机化发展水平,助推现代农业生产方式转变,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近期,陕西省农机局对全省机耕道建设情况进行了详细调查,部分地区特别是丘陵山区“有机无路”现象仍是制约陕西省农机化水平提升的一大瓶颈。如何畅通农机进地的“最先一公里”,走出机耕道建设之困,是陕西省“十三五”农机化事业发展亟需解决的一项重大课题。
现状:条件成熟 只待建设
机耕道,顾名思义农业机械进地作业的通道,通常是指乡镇以下可供机动车辆和农业机械通行的农村道路,主要包括乡村道路(村村通)、村组道路和田间道路三个部分。
陕西省土地总面积30847万亩,山地占36%,高原、丘陵占45%,平原占19%。常用耕地面积4305万亩,主要农作物每年播种面积大约6200万亩。全省现有机耕道路252400公里,平均每亩耕地占有机耕道5.9米。“十一五”以来,陕西省以乡村道路为主要内容的机耕道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畅通了乡村连接外界的经济命脉,极大地方便了群众生产、生活,推动了农机化事业发展。2015年,全省机耕面积2850万亩、机播面积2700万亩、机收面积2390万亩,预计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可达61%,其中,小麦耕种收综合水平91%,玉米耕种收综合水平76.5%。陕西省机耕道路建设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建设布局网络化。陕西省以普通国道、省道为主干,以县、乡级道路为支干,以通村路、村组路、田间道路为支线四通八达的机耕道路网络已基本建成。据不完全统计,全省建成国家级普通道路3933公里,省级普通道路5318公里,县级道路17591公里,乡级道路23973公里,通村道路109619公里,通组路85335公里,田间道路57522公里,连通了14个市(区)、104个县(区)、1420个乡镇及街道办事处,方便了2455万群众出行,承载了420多万台农业机械运行,每年运送大约2900万吨的农产品走出田间地头,走进市场。
投资方式多样化。陕西省交通、农业、农机、烟草等部门依托通达工程、高标准农田、秸秆综合利用、现代烟草基地等项目,对机耕道进行了拓宽、硬化、修缮。“十一五”以来,交通、农机、烟草等部门修建机耕道路113087公里,其中省交通厅实施的村村通工程,水泥硬化通村路109619公里;省烟草公司投资34334.2万元,在全省8个市34个烟叶主产县修建烟田道路2896.9公里,受益耕地面积106.2万亩;省农机局保护性耕作项目投资601.7万元,组织修缮田间道路571.9公里。农业、发改、扶贫、土地、水利等部门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土地复垦整理项目、水利水保、扶贫开发等项目资金,对项目区机耕道路进行修缮,提高了农业机械通行质量,改善了耕作条件,方便了群众生产生活。
管理主体明晰化。通过多年的实践探索,“谁受益、谁管护”已成为陕西省机耕道养护的一条基本经验。不论是“群众做基础、政府打面子”的乡村通道路建设,还是实行“交钥匙”工程的烟田道路建设,都在工程竣工验收后,交由村、组负责日常养护,取得了较好效果。其它比如高标准农田、土地复垦整理、水利水保、扶贫开发等项目中有关村庄道路、田间道路建设,逐步明确村、组管护的责任主体,改变了有人建无人管的现状。
困境:机耕道建设有三大难
陕西省农业生产实现由人畜力为主的传统生产方式向机械化生产为主导的现代生产方式历史性跨越过程中,现有机耕道发挥了重要的保障、支撑作用。但总的来看,全省机耕道建设基础薄弱,田间道路建设尤为突出,大多地区晴通雨阻,特别是丘陵山区作业机械上不了坡、下不了地,农副产品不能及时运不出,影响了农机的有效使用和农村经济发展。当前,面对农业机械智能化、土地经营规模扩大化,农副产品网络化的新趋势,机耕道已远不能承载农民群众对农业机械的新需求和现代农业生产的新需要,主要面临三大困境。
第一是通畅难。机耕道三大组成部分中通村路是乡村公路的延伸,连接着千家万户,与群众的生活密切相关,政府和群众较为重视,建设标准较高,通达率达到90%以上。通组路与群众生活出行关联度大,大部分已沙石硬化。田间道路连接田间地头,沿河边地埂崖畔而建,易受水毁、人为侵占,使原本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修建的供架子车和小型机械通行的生产路变成羊肠路、断头路、节节路,不便农机转场耕作,不便农产品及时运出,增加了农机田间作业的有效利用时间,加大了农机磨损,农机不安全事故频发。2015年,省内农机事故共计1194起,其中在田间道路发生事故202起,占到了总事故的17%。田间道路已建57522公里,还需修建41253公里,按砂石路每公里最低标准10万元计算,实现“田田通”需412530万元,建设投资大,养护成本高。目前,从中央到地方财政没有专项田间道路建设资金,村组一级建设无资金,农户三家四靠无人管,田间道路畅通难。
保障难。目前,除通村路外,通组路和田间路建设没有明确归口管理部门,也没有明确归口建设部门,建设主体不明确。已建和在建的通组路、田间路没有统一规划,没有统一建设标准,仅侧重于方便人畜出行和小型机耕作业,路基设计标准不一、路面质量参差不齐、路桥涵闸不配套,不标准,不规范,机耕道路的宽度、弯度、坡度、路面的平整度,沟、桥的设置等不符合道路建设和农业机械安全行走的要求,易受洪水、塌方等自然灾害损毁,影响农机通行。依托项目新修的路段随意性较大,部分路段无效建设、重复建设。
管护难。陕西省机耕道缺乏统一管理和维护机制,已建田间道路损毁极为严重。主要原因一是村组没有健全完备的养护制度,村组群众“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啥时用时啥时修,年年维修年年坏。二是路面平整,通透水路,清淤除障,填沟架桥等工程需要大量人力和物资,没有专门的养护经费。
出路:摒弃“三点式”做到“五个一”
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要靠农机装备,也要靠基础设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主要取决于农机拥有量和机械化作业率两大因素。从农机装备看,陕西省农机数量趋于饱和,现在使用的农业机械质量上基本成熟定型,可以说,农机拥有量和技术进步对农业机械化水平贡献率接近峰值。从机械作业率看,陕西省约占80%的山地、高原、丘陵地区耕地面积大,机耕道不畅,生产条件差,机械化作业率偏低,机械作业率提升空间巨大。农业机械化水平的高度取决于田间道路的长度和宽度。畅通农机进地和农产品出地的“最先一公里”,加快提升陕西省农机化水平,必须改变重农村生活条件改善而忽视生产条件优化、重农机装备增加而忽视基础设施建设的“两重两轻”现状,做到“五个一”是加强田间道路建设,实现农村道路“田田通”的根本之路。
明确一个主体。机耕路建设不仅解决农机田间运行的问题,而且还关系到农产品运输、粮食生产、农民出行等一系列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的重大问题。《农业机械化促进法》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加强农村机耕道路等农业机械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维护,为农业机械化创造条件”。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意见》也明确提出把机耕道路作为高标准农田建设内容之一。明确各级政府的主体责任,把田间道路建设作为发展现代农业、建设新农村的一项重要内容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建立由政府牵头,农机、财政、发改、交通、国土、规划、林业、水利等部门紧密配合的工作机制,
做好一个规划。农村机耕道是乡村道路的延伸。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将农田机耕道建设纳入全省十三五建设规划,纳入限于乡村建设规划和镇、乡、村庄规划,由农业、水利、交通和农机部门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做好机耕道建设调查摸底和详细规划。
制定一个标准。推广高效农具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离不开宽阔平坦的机耕道。借鉴通村水泥路和烟田道路建设经验,制定陕西省《机耕道建设的技术规范和标准》,明确道路标准、路基、路面、桥涵渠技术要求。无论是土地整理、农业综合开发、农村公路建设、扶贫开发,还是水利建设、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等有关项目,涉及机耕道路建设都应按此规划和标准严格执行。
加大一个投入。机耕道是连接外界的经济命脉通道,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是农村脱贫致富的生命线,是确保耕地红线和粮食安全的安全线,是确保农产品及时供应的保障线。各级政府应明确机耕道路建设的基础性和公益性,摒弃以往省级投一点、地方出一点、群众拿一点的“三点式”做法,加各级财政对农村机耕道建设的投入,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一是按照《深化农村改革综合性实施方案》要求,建立农业农村投入稳定增长机制,把机耕道建设作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内容优先保障,省财政每年列支机耕道路建设专项资金,主要用于丘陵山区田间道路建设。二是省财政整合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补助资金、测土配方施肥资金、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投资、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投资等,统筹使用资金,共同做好机耕道建设和维护工作。三是每年从中央农机购置补贴资金中划拨部分机耕道建设专项资金,用田间道路建设,发挥好财政支农政策的主导作用。
健全一个机制。机耕道“三分在建、七分在管”。健全机耕道管理养护制度,把机耕道养护管理纳入乡村公路管护之中,与乡村公路管理一同纳入当地政府目标管理工作中,实行县与乡镇、乡镇与村、村与村民小组层层签订养护管理责任书和管护合同,从根本上解决机耕道无人管、无钱养的问题。一是以村(组)为单位,分段养护,搞好一年一度的夏修和冬修,做到“谁损毁、谁修补”,随损坏随修补;二是每个组确定1~2名机耕道养护公益岗位,落实养护责任和待遇,做到长年管护,延长使用年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