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购资讯中心

玉米拍卖市场开始“降温“

1970-01-01

短短两周的时间,“拍卖”开始降温,华北玉米“疯涨”不再,其价格开始冲高回落。究其主要原因,不难看出,在市场粮源供应有所增加情况下,市场主体采购心理渐趋理性,市场“风险”模式同步开启。而“替代”热度随着新麦价格的不断走低依旧“热度”不减。此文将从市场表现、影响因素及后市展望三方面来阐述。    

市场表现    

表现一:东北产区玉米价格稳中趋强。6月下旬以来,东北产区玉米价格稳中趋强,市场购销基本以政策性粮源为主。截止目前,黑龙江绥化地区大型深加工企业15%水分三等玉米收购价1650元/吨;吉林四平地区1700元/吨;辽宁沈阳地区1650元/吨,均与上周末基本持平。

 玉米拍卖市场开始"降温"

同时,上周吉林增加了30万吨2013年产玉米拍卖,从23日成交结果来看,吉林增加投入至74万吨几乎全部成交,均价较上期上涨。而黑龙江12年玉米仍为投放主要粮源。整体来看,虽然东北产区投放量有所增加,但溢价区域已有所降温,市场情绪趋于理性。此外,在山东玉米站上2000元/吨大关之后,东北轮换玉米目前开始经汽运发往山东,只是因其按质论价,且质量较差,其出库节奏将难以把握。    同时,继上周拍卖成交量价降温后,本周二、三将投放292万吨,考虑到黑龙江12年产玉米质量偏差,此前成交情况不乐观,本周拍卖有效投放量明显减少,且至今仍无临储玉米起拍的消息,国家去库存节奏显著偏缓,关注政策粮投放节奏对市场价格的支撑作用。此外,吉林14年产玉米首次出现且投放数量有限,关注成交价格。    表现二:华北产区玉米价格冲高回落。近日,就在我们还为华北深加工玉米收购价一举突破2000元/吨大关的“疯涨”而大跌眼镜之际,随着超期玉米定向拍卖的持续进行,华北玉米市场供需基本面也悄然发生变化,目前其价格冲高回落。截止目前,山东潍坊地区深加工企业14.5%水分玉米进厂价1920-2040元/吨,多家企业下调收购价10-30元/吨;河北石家庄地区收购价1820元/吨,与上周五基本持平;河南鹤壁地区收购价1910元/吨,较上周五下调10元/吨。政策性玉米陆续运抵工厂,用粮企业的粮源压力减轻,另外华北深加工企业玉米库存整体较高,企业有下调收购价的基础。    表现三:南方港口玉米缺货价格“急涨”。6月下旬以来,南北港口玉米价格均出现上行态势,尤其是南方港口零售玉米价格因港口缺货严重,价格出现飙升。目前广东港口进口玉米库存呈现下降趋势,国产玉米库存保持极低位置。目前广东地区二等轮换玉米(霉变2%以内)少批量实盘成交价已高达2180-2200元/吨,高出目前理论到货成本2050元/吨将近150元/吨,为今年内罕见。市场分析认为,首先这类型少量成交并非主流,当地大部分规模饲料企业继续以执行前期合同为主,合同成本普遍在2000元/吨以内;其次,除了物流问题以外,今年国家控盘下粮商从东北调粮的难度增加也导致南方港口持续缺货;最后,在如此高利润推动下以及临储拍卖成交数量突破800万吨,东北轮换持续进行能否在后期提高南方玉米到货数量值得期待。    此外,上周广东港口进口谷物库存有所增加,但根据此前船期安排(4-5月中国玉米进口量已超过200万吨,基本是私营企业进口配额的大部分),因此,后续进口谷物到货量料大不如前,这也成为南方市场将进一步依靠国产谷物的原因。    伴随着当前我国南方进口谷物库存低位徘徊,未来到货量逐步减少,国内粮源主要来自临储轮换和定向拍卖。只是,在如此高利润诱惑之下,后续南方玉米阶段性到货量以及南方饲用小麦替代情况值得跟踪关注,尤其是后者可能成为今夏玉米市场高位终结的一个信号。    影响因素    1.临储玉米拍卖成交如期“降温”    上周(6月21-22日)国家计划销售超期储存和席茓囤玉米450.3万吨,实际成交232.4万吨,较上周的312.07万吨明显下降,成交率51.61%,较上周的69.57%下降18个百分点。本期多个省份成交均价较上周下降,尤其是华北地区。华北地区仍是竞争最激烈地区,成交率超过95%,但冀鲁豫三省成交溢价较上周下降80-140元/吨,显示市场趋于理性。 河北成交42.0万吨,成交率97.21%,成交均价1599元/吨,上周为1736元/吨;山东成交14.7万吨,成交率100%,成交均价1706元/吨,上周为1807元/吨;河南成交29.7万吨,成交率89.48%,成交均价1492元/吨,上周为1577元/吨。相比之下,东北地区投放量增加,吉林继续保持了较高成交率,该省2013年产玉米继续几乎全部成交且成交均价较上周提高,吉林2013年玉米实际成交70.2万吨,较上周增加15.4万吨,成交率99.73%,成交均价1623元/吨,上周成交均价为1584元/吨。自2016年5月27日以来临储国产玉米累计成交805.2819万吨,进口玉米累计成交8.5425万吨,成交率58.13%。不考虑第一批临储玉米定向销售40万吨成交结果和关内外近2000万吨临储玉米转储备轮换未计入在内情况下,当前我国临储玉米理论库存还有2.69亿吨。    上周,我国临储玉米拍卖结果维持着进口玉米遭冷遇,华北玉米成交“满格”的情况。不过,从成交价格来看,玉米市场的疯狂状态似乎有所收敛。以不同等级玉米最高成交价来看,除北京、天津和陕西等少部分地区玉米最高成交价格继续高于上周以外,大部分地区玉米最高成交价均低于上周,河南地区同等品质玉米最大跌幅高达190元/吨,这不禁令部分业内人士担心接下来临储玉米拍卖成交率前景和现货市场“见顶”的可能。    几乎与此同时,本周我国临储玉米拍卖倾向性也十分突出:一方面,本周临储玉米拍卖总量由此前450万吨水平降至290万吨;另一方面,区域性粮源投放数量下降。根据上周五出炉的临储玉米拍卖交易公告,整个华北玉米拍卖量大幅锐减至个位数,上周有近100万吨规模,本周拍卖主要阵地在黑龙江(169万吨)和四川(48万吨)。    2.小麦替代日益升温,促使华北玉米价格涨势放缓    据了解,截止6月13日,全国冬小麦已收获28038万亩,麦收进度超过八成。由于新麦在抽穗扬花和收割期经历降水大面积爆发芽麦,难以达到入库标准,导致今年新麦收购持续遇冷,价格低位运行,其替代玉米优势不断显现。目前,华北周边用粮企业已积极询购新麦,有关部门暂估今年新麦替代数据或在1200-1500万吨之间。    3.5月进口玉米数量同比继续增加    海关数据显示,2016年5月我国进口玉米103.7万吨,环比减少11.9万吨,同比增加63.3万吨。其中,进口乌克兰玉米103万吨,占5月份进口玉米总量的99%;进口美国玉米0.6万吨,进口俄罗斯玉米0.1万吨。2015/2016年度(始于10月)累计进口303.3万吨,同比增加10%。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预计2015/2016年度我国进口玉米320万吨。6月份起,美国玉米和乌克兰玉米到港量均已经较少,后期到港将主要是少量俄罗斯玉米和东南亚国家的玉米,数量有限。受玉米进口配额限制,未来几个月,我国进口替代谷物将主要是高粱和大麦。过去两个月中,我国南方用粮企业采购了一定量的高粱,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预计,2015/2016年度高粱进口量为780万吨,较上月预测值上调60万吨;大麦进口量为500万吨,与上月预测值基本持平。    4.国际市场玉米价格遭遇“大跌”    6月下旬以来,因交易商预计美国中西部迎来更多降雨,且美国商品气象集团(CWG)农业服务主管乔 韦德纳表示,从现在到7月中旬,作物生长区不太可能遭遇酷热天气,而美玉米即将进入关键授粉期,干旱威胁暂时解除,CBOT玉米市场连跌五日,触及六周最低水平。6月24日,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2016年12月玉米期约比一周前下跌54.50美分,报收394.25美分/蒲式耳。受此影响,国内进口高粱等品质进口成本大幅下降,其中,8月船期美国高粱散船高价由221美元/吨降至210-215美元/吨,下跌7-11美元/吨;7/8月船期美盘DDGS由最高280美元/吨降至225美元/吨,大跌55美元/吨。当然,排除进口原料比价因素以外,8月份以后谷物进口的政策风险也是导致近期中国谷物进口热情不振的一个重要原因,但无论如何,对于连盘玉米1701而言,外盘玉米价格下降意味着新季玉米与国际接轨时估价将相对更低。    后市展望    在国际市场玉米价格遭遇大跌,国内临储玉米拍卖热度减退以及新季小麦替代预期的三重影响之下,国内玉米市场“疯狂”涨势不再。同时我们认为,在即将进入7月份之际,国内玉米市场出现区域性高位回调也在情理之中。当然,由于国家“区域性”控盘的出现,现货市场跌势也将难以迅速展开。毕竟,国家为了保障成交价格水平而减少玉米投放量的行为已经出现,而目前距离国内最早的新季玉米上市还有近2个月的时间。因此,目前国内玉米市场价格还未到真正“看跌”时。

农机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