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已成世界最大智能制造需求市场
我国已成世界最大智能制造需求市场,226个智能制造重点项目展开。
在7月24日举行的全国智能制造试点示范经验交流会上,工信部部长苗圩透露,自去年6月工信部联合财政部启动智能制造专项以来,已投入中央财政资金21.5亿元,支持了93个重点项目。今年,两部门继续实施智能制造专项,已立项133个重点项目,将加快智能制造关键技术装备的集成应用,系统推进智能制造。
在政策推动和市场需求共同作用下,“长三角”和“珠三角”的广大制造企业自发开展了“机器换人”,加快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以素有“世界工厂”之称的东莞为例,据东莞市市长梁维东介绍,东莞市在电子、机械、食品、纺织、家具等行业大力实施“机器换人”,从2014年9月至今,“机器换人”专项总投资达108.7亿元,扭转了东莞过去几年来工业技改增速低位运行的被动局面。预计未来3年,东莞市工业机器人的市场应用将以年均30%的速度增长。
据江苏、广东、浙江等省份的初步统计,制造业每年固定资产投资中设备投资达1万亿元,其中数字化、智能化装备占了相当大的份额,且比重将越来越高。“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智能制造需求市场。”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表示,要主动利用好这一庞大的市场需求,把大力发展自主品牌的智能制造装备产业作为《中国制造2025》的重中之重,积极推进试点示范,实现自主品牌智能制造装备和解决方案的大规模工程应用。
据介绍,智能制造专项两年共支持了226个重点项目,重点支持智能制造综合标准化试验验证和智能制造新模式应用两大重点方向,支撑了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的建设,夯实了智能制造装备自主安全可控发展的基础。目前,我国智能制造关键技术装备实现了重要突破,高档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智能仪器仪表、增材制造等领域快速发展。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初步构建,一批系统集成商孕育形成,为发展智能制造提供了良好支撑。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在智能化转型进程中,开始主动应用自主品牌装备。在东莞劲胜精密组件股份有限公司的数字化车间,劲胜公司总裁王建告诉记者,车间里的装备、系统和软件大部分都是国产的,国产品牌具有性价比高、开放性好、服务灵活到位等优势,这是经过大量的前期调研,在综合比较国内外产品性能、改造成本、系统可控程度、数据安全性等因素的基础上作出的选择。
苗圩表示,下一步要加快实施100项左右智能制造基础共性标准和行业应用标准的制修订工作,通过智能制造工程、智能制造专项、试点示范、标准体系建设、工业互联网等措施的系统推进,夯实智能制造发展基础,构建新型制造体系,建设制造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