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受灾遭遇“收购难”安徽启动临时收储政策
自6月安徽夏粮收割已有一个多月,但安徽小麦主产区10个市却因小麦受灾遭遇“收购难”问题。记者从安徽省粮食局获悉,该省于26日启动省级小麦临时收储政策,保护受灾地区农民利益。
小麦受灾遭遇“收购难”安徽启动临时收储政策
记者从受灾较为严重的滁州定远县严桥粮站获悉,自5月31日启动国家小麦托市收购已有近两个月,整个仓库收购的达标小麦还不到去年的零头。严桥粮站站长汪晓冬说,小麦收不上来,他们和农民都非常着急。“国家对托市收购的小麦质量有要求,其不完善率必须在10%以内,但今年定远县近9成的小麦都不达标。”陈彪是定远县的种粮大户,他所在的合作社今年共种植小麦2000多亩,因为天气原因,每亩只收到550斤,不完善率超过30%,原本按照1.18元人民币托市收购价的小麦只卖到了8毛钱一斤。陈彪算了一笔账,每亩小麦的人工、物料成本在500元左右,再加半年200多元的流转费,按每斤8毛钱算,每亩地要赔近300元。事实上,像定远县一样受灾的市县几乎覆盖了安徽整个小麦主产区。安徽省粮食局副局长许维彬表示,小麦不达标最主要的原因是,今年安徽小麦在灌浆和收获季节雨水较多,影响到了小麦的生长和收割,导致小麦籽粒不饱满,部分籽粒出现萌动,而收割后整晒不及时、不彻底,导致了小麦赤霉病和发芽现象比较明显。为减少农民损失,安徽各地市出台了多项措施,全省所有粮站都配备了小麦清理设备,免费为农民提供筛选服务,加大对超标小麦的整理力度;此外,部分市县政府出台奖补措施,鼓励市场化收购,在蚌埠市怀远县天雪面粉厂,在不影响食用的前提下,收购不完善率在10%到20%之间的小麦。安徽是粮食生产大省,针对今年小麦的受灾情况,安徽26日在包括合肥、阜阳、蚌埠、滁州在内的10个市启动省级小麦临时收储政策,对不完善率在10%-20%之间的小麦进行临时收储,初步计划收购100万吨,首批启动50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