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购资讯中心

发展智慧农业:国家资金投入与引导不可或缺

1970-01-0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粮食产量“十二连增”,蔬菜、水果、肉类、禽蛋、水产品的人均占有量也排在世界前列,但代价不菲。一是化肥农药滥用、地下水资源超采以及过度消耗土壤肥力,导致生态环境恶化,食品安全问题凸显;二是粗放经营,导致农业竞争力不强,出现农业增产、进口增加与库存增量的“三量齐增”现象,越来越多低端农产品滞销。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大力发展以运用智能设备、物联网、云计算与大数据等先进技术为主要手段的智慧农业,智慧农业推动农业产业链改造升级。    

江西省财政拨3000万元建设“智慧农业”    

2016年,江西省财政整合相关涉农资金3000万元专项支持全省智慧农业建设,重点用于123 N平台运行维护、农业大数据中心建设、农产品电商体系、演示中心建设等。力争通过五年努力,使江西省农业信息化水平超过60%。

发展智慧农业:国家资金投入与引导不可或缺

江西省智慧农业建设以实现农业生产智能化、经营电商化、管理高效化、服务便捷化等“四化”为目标,促进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全面融合发展,创新农产品流通渠道,实现农业管理高效透明,推进农业信息服务进村入户,建立支撑现代农业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信息化新格局。    江西省智慧农业建设将重点打造“123 N”,即:建设“1个云终端”——江西农业数据云;“2个中心”——江西农业指挥调度中心、江西12316资讯服务中心;“3个平台”——江西农业物联网平台、江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追溯平台、江西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N个系统”——涉及农业生产、项目管理、资金监管、综合执法、行政审批、市场信息、农技服务、政务办公等各个子系统。实施“智慧农场”工程,到2020年,以农业物联网技术应用为核心的示范企业超过100家,“百县百园”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基本实现物联网应用。到2020年,益农信息社等农村电商模式基本覆盖全省大部分行政村,以农业信息技术应用为核心的农业信息化综合水平达53%。    

发展智慧农业  资金投入是大问题    

资金投入是发展农业物联网的首要问题。农业物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具有一次性投入大、回报周期长的特点。在农业整体比较效益低、以小农户分散经营为主的情况下,很多物联网设备因价格偏高很难大面积推广。据了解,一套物联网设备,因其核心传感器的不同,价格从一万元到几十万元不等。如果不是从事规模经营或者高效种养殖业,普通种植大田的农民是无力承担的。    “农业专用传感器的缺乏是我国农业物联网发展的瓶颈。目前我国农用传感器种类不到世界的10%,国产化率低、缺乏市场规模效应。在覆盖面、适用性等方面还有很大提升空间。”农业部信息中心主任李昌健说,我国传感器主要集中在对温度、湿度的监测,对其他环境因子关注较少,尤其对生物本体的感知还很少。国产传感器性能不够稳定,使得监测数据不够准确,经常需要校正,而且器材寿命短。    同时,物联网设备还不够接“地气”,在满足农民使用需求方面还要继续探索。目前,我国农业物联网设备主要产自高校院所的实验室,概念性产品多,实际产业化率不高,且实验室理论研究与农业实际应用差异较大。    “物联网设备要力求方便实用和‘傻瓜化’。”中国农业大学宜兴农业物联网研究中心负责人李道亮教授说,宜兴水产养殖物联网从实验室概念型产品到最终成熟的应用系统,一共研发了3代产品,对电路、通信、模型三大模块总计改进了上百次,大部分都是为适应当地环境特点和农民操作简便进行的改进。    

控制成本 加快技术研发    

据介绍,农业部正在积极谋划,争取在财政部的支持下启动“益(e)农计划”,系统推进全国农业生产经营信息化与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同时,正在研究建立农业信息补贴制度,加快推动将农业物联网相关产品和装备纳入农机购置补贴目录,以此鼓励电信运营商、IT涉农企业、科研院校等社会力量的积极性,逐步形成政府引导下的投资主体多元化、运行维护市场化,合力推进农业物联网发展。    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赵春江表示:农业物联网是个复杂的工程,总体处于试验阶段,既要重视它,又不能盲目夸大其作用,要与现有信息化工作结合。物联网发展应用应突出重点,要优先从基础好、规模化程度高的行业入手。应在水土资源开发利用、生产过程精细管理、农产品与食品安全监控系统等领域优先发展。    面对国内传感器的发展现状,有关专家表示,要坚持自主研发与引进吸收并重。提升农业物联网的自主创新能力,难度大的技术要加快引进吸收,短平快的技术要自主研发,把传感器转换成低成本、便携式的仪器设备,通过单项技术突破与集成应用并举,加快技术研发应用步伐。    所谓“智慧农业”,通俗点说就是在大棚内安装传感控制系统,农户通过电脑或手机可以随时随地远程查看和控制大棚内的光照、温度、土壤湿度等各项指标;同时系统还可以根据预先设定好的参数,自动调节大棚内的各项环境指数。全过程只需一部手机,就能轻松搞定蔬菜种植,彻底改变了“面朝黄土背朝天,挥汗如雨满身泥”的传统农业劳作方式。    可这智慧农业好是好,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却并没有做大。一是资金制约严重;二是农用传感器缺乏;三是设备不接“地气”。现在农业物联网产品多数是研发产品,成本较高,需要鼓励大型的IT运营商进军这个行业;也希望农业物联网产品能纳入农业补贴序列,助推这个行业的发展。也就是说,智慧农业总体来说就是一个由政府发起的自上而下改革的过程,农民在缺少基础的信息、技术的情况下,需要政府的支持引导。伴随着科技进步,物联网、移动互联、3S等信息技术及智能农业装备在农业生产领域应用日渐深入,几年后智慧农业将遍布希望田野。  

农机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