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购资讯中心

苍溪县农业耕地结构升级 从“土地掘金”

1970-01-01

8月,苍溪县禅林乡潜力村被郁郁葱葱的树木所环抱。躺在平整、软面的土地上,风一吹,树叶哗啦啦地响,目之所及是大片大片的猕猴桃、核桃等果树,横竖看都会让人莫名地兴奋。    禅林乡潜力村共有耕地面积897亩,其中500多亩土地以流转、托管、入股等形式进行了产业结构调整,其产业范围涵盖中药材、水产养殖、粮食、林业、水果、家禽等方方面面。为何一个不足1000人的小村落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如此之大?动力源自什么?发展潜力如何?  

  苍溪县农业耕地结构升级 从“土地掘金”

        穷则思:土地能否“掘金”?     潜力村距禅林乡政府驻地5公里,龙潭河穿境而过,交通便利,水利资源丰富。清澈的龙潭河和畅通的道路,并没带给村民想要的富庶生活:夏季水稻、冬季小麦的单一产业结构,让村里一部分群众守着土地过着不咸不淡的日子,一部分群众怀揣外出务工“淘金”梦,让孩子老人选择了留守。    “虽说外出能挣些钱,但工作很辛苦,日晒雨淋、高温酷暑都不能歇工,同时还要忍受寂寞、忍受思念亲人的痛苦。”谁不想把光景过美,可是谈何容易?在外打拼多年的马永胜十分感慨,如果在老家能多一个致富选择,他是万万不会外出打工的。    “哪个不想发展点啥,但发展出来有人要吗,能变成钱吗?”心存疑虑,留守的人只守候着自家的一亩三分地,土地上没挖出“金娃娃”;外出务工的,大量良田被荒废,杂草丛生。    怎么办?穷则思,思则变。在全县精准脱贫一揽子政策下,县、镇(乡)、村层层签订了脱贫攻坚“军令状”。“实施‘一村一品’,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在该乡依托产业脱贫思想指导下,勤劳的潜力村人,选择了改变,选择了前行,选择了“土地掘金”。    强激励,平台搭建心归属    一棵猕猴桃树可卖2000元,一个2亩的黄金梨园可收入4000元,一个小养殖场可实现利润上万元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潜力村副主任马永华在带领该村群众代表外出参观该县文昌、永宁、白鹤等地的现代产业园及农户的微庭园时,大家深深震撼。    村民罗万清说:“我一直认为农村那一亩三分地除了种点口粮外,再也创造不出多少效益来。今天实地参观后,确实很有触动,为什么同样的土地同样的环境甚至有的地方还不如我们村的条件,他们却能让‘土地生金’?”疑问的背后是心灵的触动,典型的激励是行动的源泉。    该乡政府趁机“添柴加火”,大力实施“回引工程”,积极搭建服务平台,为村里产业发展送规划、送政策、送维权,让群众知晓村里的发展蓝图、市场的刚性需求和发展盈利预期,从而增强创业发展的信心和动力。    出台支持引导返乡创业政策措施、完善创业成功人士台账和县级领导联系服务制度、储备推介一批适合返乡创业的项目、搭建一个返乡创业职教培训平台……有了该县返乡创业“六个一”工作机制的保驾护航,有了乡上产业发展详细规划,留守的群众开始行动了,村里外出者心动了。    调结构,效益提升争创富    “嘿嘿,我现在就是伺候好这些家伙,靠它们生蛋‘生钱’”看到养殖场大小瑶鸡,马永胜就像爱怜地期待自己孩子快速长大,好靠着其过上好日子。马永胜在外打拼多年,今年初,他利用自家10多亩林地,养殖广西瑶鸡2000只,并积极与温氏集团接洽计划建500头规模的现代生猪养殖场。    “每亩猕猴桃会收入一万多,一亩园抵十亩田!”60多岁的老人罗东成,早盼着叶落归根。目前他已经流转土地35亩,栽植猕猴桃,同时养殖跑山鸡,成为该镇回乡创业典范。    种粮大户王华兵承包300多亩土地种植水稻、玉米、小麦等粮食作物,组建粮油专业合作社,成为新型职业农民;客运司机罗朝江承包土地100亩,种植核桃、养殖脆鱼,建立多种经营体;山西客商贺永怀承包土地150亩种植葛根,带动了周边农户发展中药材的激情    你养鸡,我种粮;你养鱼,我种果;你喂猪,我种药,一场你追我赶发展产业的“擂台”大戏在组与组、户与户之间悄然展开。    “政府搭台,农民唱戏。”禅林乡党委副书记、拟任乡长张华说,挖土地“潜力”就是要向土地要产值,让像马永胜一样的返乡农民工在施展抱负同时,又实现了农村经济结构转型提升,接下来,希望更多人回得来、留得住、带得动,从而让更多人走上致富小康路。

农机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