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购资讯中心

油料作物增产挖潜 补齐机械化短板是关键

2016-09-19

国家发展改革委、农业部和国家林业局日前发布《全国大宗油料作物生产发展规划(201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规划》围绕油菜籽、花生、大豆、油茶4种主要大宗油料作物,通过打造核心产区,强化科技支撑,完善支持政策等措施,着力突破生产瓶颈制约,引导各地抓好油料生产,提高综合生产能力。《规划》提出,到2020年,油菜籽、花生、大豆、油茶籽四大油料播种面积力争达到4亿亩左右,总产量5980万吨,分别比2014年增加6242万亩、1440万吨。机械化是油料作物生产的薄弱环节,也是油料作物增产挖潜的重要路径,提升油料作物机械化水平在《规划》中频频提及,成为最大亮点。  

油料作物增产挖潜 补齐机械化短板是关键

机械化收获是最大短板

受多种因素影响,国内油料生产能力增长缓慢,产需缺口扩大,进口增加,对外依存度上升,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食用植物油和大豆进口国,食用植物油自给率不到40%,迫切需要进一步提高国内油料生产能力,挖掘增产潜力,保持一定的自给水平。油料作物机械化水平不高严重制约了油料生产,尤其是油料机械化收获是短板,油料收获技术未取得突破性进展,油菜、花生精量化、轻简化、机械化生产技术研究和推广滞后。如油菜移栽仍以人工为主,用工多、成本高,机械化移栽技术还处于试验阶段。收获机总体上停留在模仿和组装阶段,核心部件依赖进口,机械性能不高,作业效率、损耗率、使用寿命、安全性和舒适性等与进口机械差距较大,功能比较单一。受适宜品种培育缓慢、机械性能落后和农艺农机融合不够等因素影响,主要油料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远低于大宗粮食作物。油茶大多种在山高坡陡地区,没有专业机械,采收成本较高。油料生产费工费时,近年来土地成本、人工费用上涨较快,一些地区农业用工费用年均涨幅超过20%,湖南、湖北等省已涨至每人每天100元左右,人工成本占生产成本的比重升至60%左右。与粮食作物相比,油料种植比较效益持续偏低,且年际间波动较大。在人工成本高企的现实窘境下,提升油料作物的机械化水平成为必然选择。    

农机农艺融合是必然选择    

为提升油菜生产能力,《规划》提出,将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强化科技支撑,加强适宜机种机收的突破性品种和配套高产栽培技术、专用农机(具)研究,大力推广良种良法良机,加快生产全程机械化步伐,降低生产成本,挖掘增产潜力,推进油料规模化、产业化生产经营,提高经济效益。发展目标是到2020年主要油料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提高5个百分点以上,其中油菜籽机械化收获水平显著提升。针对当前制约油料生产的主要因素,今后一段时间将加快早熟、适宜机收等突破性品种选育、配套高产栽培技术和先进适用农机(具)研发,实现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融合,提高单产水平,降低人工成本;加强核心生产基地建设,改善基础设施和物质装备条件,提高油料生产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水平。《规划》提出,必须加快培育丰产性好、成熟期一致、结荚集中、耐密植、抗裂角、抗倒伏等适合机械化收获的油菜新品种。油菜籽重点推广合理密植、机械收获、轻简栽培等技术;花生重点推广精量播种、机械化收获、地膜覆盖技术,提高商品化供种水平;大豆重点推广窄行密植、种子包衣等技术。为充分发挥农机在节本增效和提质增产方面的重要作用,必须要加强农机农艺融合,加快先进适用、节能环保、经济高效的油料种植、收获机械(具)研发,大力推进主要油料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积极发展农机大户、农机合作社等农机服务组织、建立健全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鼓励开展跨区深松整地、机播机收等作业,为油料生产提供专业化、规模化的农机服务。

农机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