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农业:盘点几种新型种养结合模式及案例
近年来,生态农业越来越受到重视,国家多次提出要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并对农业环保进行重点布局。种养结合是生态农业中一个比较独特的模式,也是国家大力提倡的生态农业模式,近年来各地种养模式纷纷涌现,各种综合种养模式提高了种养效益,为农民增加了收入。下面简单介绍几种种养结合模式案例。
鱼菜共生:北京鱼菜混搭大棚试点成功
寸土寸金的北京,如何提升土地产出效益?一栋大棚里,既养鱼又种菜,不影响产量还能节水节肥,如今这样的“混搭”模式已在京郊试点成功,实现了养鱼不换水,种菜不施肥的神奇效果。
在怀柔区杨宋镇太平庄满族村东方尚平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大棚,一排排“住”在立体栽培架上的生菜、油菜长势正旺。与普通大棚不同的是,栽培架下面不是土地,而是“回”字形的鱼池,一尾尾肥硕的鲤鱼惬意地在水中游弋。
“大棚就是一个生态圈,养鱼的水精准过滤后,变成了自带有机肥的‘营养液’供给蔬菜;种菜的水经过养分吸收后,又变成适合养鱼的水,鱼帮菜、菜帮鱼,实现和谐互助。”合作社理事长于存平介绍说,“传统循环水养殖,每天补水率达到50%,我们的补水率只有5%左右,而且实现了零污染、零排放。”经测算,立体栽培模式增加了大棚蔬菜种植面积13.4%,蔬菜年产量可比传统种植模式增加4茬,棚内养鱼年收入也可达1万多元。增收的同时,还大大节省了种菜、养鱼的耗水量,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鱼稻共生:云南洱源县实现一田多效
在云南省洱源县凤羽镇江登村半边天生态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的稻田里,绿油油的田块间一米多宽的水沟呈“十”字相连,农民忙着往稻田里放鱼苗,水沟则是为了让水火起来,让鱼更容易存活。
半边天生态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表示,“稻田养鱼种出的大米优质,鱼生态口感好,受市场欢迎,每亩至少增收800多元。”稻田养鱼不施化肥、不打农药,鱼和稻谷都是原生态的,深受消费者青睐。
稻田养鱼周期短、见效快、效益好、绿色环保,稻田的水面给鱼提供了良好生长的环境,而鱼可以吃害虫,排泄物还可为水稻提供天然的有机肥,鱼和水稻形成了一个无公害的生物微循环,是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和保护洱海的一项生态措施。洱源县农业局局长王利高表示:“稻田养鱼是发展绿色生态农业,促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措施,通过稻鱼共生模式,农户在示范田块基本不使用化肥农药,对面源污染防控,洱海保护治理有非常显著的效果。”洱源县依托丰富的稻田资源,大力推广发展稻鱼综合种养模式,利用稻鱼共生互利原理,营造良好农业生态环境,减少农业面源污染。
虾稻共生:湖南南县稻虾田里来致富
水稻+龙虾生态种养模式,可以实现实现一田多用、一水多用、一季多收的效果。水稻在生长过程中产生的微生物及害虫为龙虾提供了充足的饵料,而小龙虾产生的排泄物又为水稻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生物肥,实现了优势互补,可提升稻米品质和龙虾品质。
近年来,在湖南省南县青树嘴镇、三仙湖镇等地,养殖小龙虾成为脱贫致富的“红火产业”。当地采用“稻虾共养”产业模式,产值由原来的每亩1000元提高到五六千元。
养殖小龙虾给当地人带来的不仅是丰厚的经济回报,还有“养生态虾、种绿色稻”的先进理念。“养殖小龙虾,意味着稻田里不能洒农药、不用除草剂,稻谷、小龙虾都是绿色农产品。”三仙湖镇咸嘉垸村党总支书记陈培庆说,小龙虾养殖过程中要脱壳10多次,壳和排泄物是禾苗生长的天然有机肥料,避免了使用化肥;另一方面,田里的害虫都是小龙虾的美食,既能除害虫又提高了稻米质量。
稻鸭共生:广东阳西县建300亩“稻鸭共生”示范田
在广东省阳西县儒洞镇边海村,在强农粮油作物种植合作社的种养基地里,青绿的水稻像波浪一样起伏,鸭子在水稻间追逐,捕食。合作社理事长易如平介绍说,这是今年试验的“稻鸭共生”综合种养模式,一块田,既种植又养殖,达到双重收益。他介绍,放养的鸭子是比较杂食的“樱桃杂”品种,稻田的杂草、各种昆虫基本一扫而光。
“稻鸭共生”模式不仅降低了鸭子的养殖成本,同时可以明显改善稻田的生态环境。鸭子在觅食过程中,可以吃掉水稻叶片背部的害虫及虫卵,产出的粪便是很好的有机肥料,其在水里的不断游动,在加快水稻对养分吸收的同时也改良了土壤的通透性,达到了互利共生、高产、高效、无污染的生态高效种植效果。
据了解,阳西县今年开始探索综合种养模式,在早造水稻生长期间,该县在儒洞镇边海、上洋镇庚山设置了两个示范点,共计300亩,来开展稻鸭种养综合种养试验。阳西县农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探索发展综合种养,是该县实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项目,通过种养殖的有机结合,提升生产效益,拓展农业增收功能,出产的农产品也更符合绿色、生态的消费趋向,最终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
结语
总的来说,种养结合实现了农业规模化生产和粪尿资源化利用,改善了农业生产环境,提高了水产、畜禽成活率和养殖水平,降低了农田化肥使用量和农业生产成本,提高了农产品产量和质量,确保了农业收入稳定增加。同时通过种植业和养殖业的直接良性循环,改变了传统农业生产方式,拓展了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空间。加快培育综合种养型生态模式,不仅是提高农民收入的有效手段,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发展生态农业也有着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