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购资讯中心

不仅有“量”更要有“质”——“中华粮仓”高质量发展观察

2020-05-27

端牢“中国饭碗”,不仅有“量”,更要有“质”。春耕之时,我国产粮大省、有“中华粮仓”之称的黑龙江,擦亮“绿色底色”,实施“两藏”战略,转变经营理念与模式,向高质量发展迈进。

4月27日,在北大荒农垦集团总公司五大连池农场有限公司第一管理区,拖拉机进行春播作业(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陆文祥摄)


“量质并重”擦亮“绿色底色”

近日,在黑龙江省庆安县民乐镇民兴村,农民刘立斌驾驶着自动插秧机,将水稻秧苗插到水田中。

黑龙江省今年继续实施耕地轮作休耕、保护性耕作、农业“三减”等黑土耕地保护行动措施,落实黑土耕地保护示范区面积1000万亩。

用“时间”静养黑土地,换取高质量发展“空间”。“一般来讲,三年不用农药化肥,一块地才能达到有机种植的最低标准。”庆安县东禾水稻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联社负责人杨晓萍说。

近年来,围绕绿色有机食品发展,黑龙江省推广农牧对接生产模式,发展鸭稻、蟹稻、鱼稻等生态循环农业基地和种养结合有机农产品基地。

今年黑龙江省绿色有机食品认证面积将达到8500万亩,其中有机食品认证面积增加到850万亩,比上年增长约30%。


实施“两藏”战略 打牢“优质”基础

近日,在庆安县丰硕水稻农民种植合作社,水稻插秧进入尾声。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方田化”的稻田看起来更加规整有序。

“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后,减少了约30%的田埂,可耕作面积增加了,减少的田埂不用除草,也减少农药使用。”合作社理事长霍树林说。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实现“藏粮于地”的手段之一。2019年,黑龙江共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802万亩,今年,全省将建设高标准农田843万亩。

“免耕播种效果真不赖,种地更方便!”大庆市大同区高台子镇羊草沟村农民张振财今年种植了50亩玉米,应用了免耕播种技术,株距、行距、施肥量更加精准。

实施保护性耕作国家行动计划后,今年黑龙江省免耕播种面积达到1236.21万亩。

今年,黑龙江省继续推广一系列分作物分品种集成组装先进栽培技术,让“藏粮于技”落到实处。


“转变观念”激发“良性循环”

近日,在一家电商平台的直播活动中,黑龙江省绥化市的鲜食玉米在5分钟内销售量突破50万穗。

种得好更要卖得好,用卖得好来“倒逼”种得更好,已经成为黑土地上的一种“良性循环”。

自4月初开始,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组织多家线上平台,举办5场直播“带货”活动,总观看量超800万次,总销售额200余万元。

用“智慧农业”打造新的经营方式,今年黑龙江省将建设“互联网+农业”高标准示范基地1741个,规范田间物联网建设标准,确保产品质量可追溯。

此外,推进土地流转、托管服务、代耕作业,经营模式的丰富让高质量发展有了更多依托。

“自己种,一些技术应用不上,现在有托管服务,更专业!”海伦市共荣镇民强村农民潘河今年将流转的4000亩土地“半托”给了海伦市农时土地托管中心,省了不少心。

春耕期间,黑龙江省发挥20多万个各类农业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等规模经营主体作用,全省土地规模经营面积已达1.3亿亩以上。

农机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