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购资讯中心

将高效生态进行到底 浙江多措并举助跑农业现代化

2016-01-11

农业水环境治理成效显著、农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持续向好……“十二五”期间,浙江多措并举,不断激发改革创新的动力,在“七山二水一分田”的资源束缚中,高效生态的农业现代化道路越走越宽。

用好遗产借好东风

农业更生态农产品更安全

刘园英是浙江景宁自强实业有限公司的法人代表,刚刚获得2015年浙江新农村建设带头人“金牛奖”。他带领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秘诀,是被称为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稻鱼共生系统。简单来说,鱼为水稻除草、除虫、耘田松土,水稻为鱼提供小气候、饲料,减少化肥、农药、饲料的投入。刘园英带领山区农民把资源优势转化成产品优势,优质大米给杭州、上海等大中城市供货,田鱼产品远销欧洲市场。

发展生态农业,同样离不开政策东风。近年来,浙江大力推进“三改一拆”和“五水共治”,不仅改善了城乡面貌,也推动了农业更加生态化。“十二五”期间,浙江按照“五水共治”、“三改一拆”部署要求,加大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力度,加快推进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建设,被农业部列为全国唯一生态循环农业建设试点省,2015年,全省规模畜禽养殖场排泄物、农作物秸秆、农村清洁能源综合利用率分别达97%、87%和71%,比2010年分别提高2%、12%和5%。

浙江发展生态农业更直观的成果,是农产品质量逐年提升。浙江坚持“产出来”与“管出来”并举,有序推进“三品一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和农业标准化生产,加强农产品监测体系建设。到2015年底,全省有效期内“三品”总数达7300个、产地认定面积累计1560.87万亩,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抽检合格率达到98%,比2010年提高2个百分点。

完善基础发展水利

科教兴农提质增效

自古以来,每当提起农业,人们总会想起“靠天吃饭”。干旱、洪涝、台风、霜冻……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拦路虎,大多与天气有关。“十二五”农田水利的建设,提高了我省农业旱涝保收能力,为保障我省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浙江在线记者从水利部门了解到,“十二五”期间,浙江深入开展农田水利标准化建设。2011年至2015年11月,全省完成农田水利建设投资590亿元,新增固定式喷微灌面积123万亩,整治1—10万方山塘6873座,新增旱涝保收面积342万亩,扩大灌溉面积318万亩,灌区渠道改造长28429公里,完成圩区整治220万亩。

农业发展同样离不开科技的有利支撑。“十二五”期间,浙江深入实施科教兴农战略,不断强化农科教、产学研大协作、大联合,新组建产业技术创新与推广服务团队425个,全面完成1109个“3+X”基层农业公共服务中心建设。

“春优927”水稻百亩方(土地集中连片的规模是一百亩)均产达到1015.5公斤,率先在省内突破水稻百亩方1000公斤大关;金华猪等13个地方畜禽品种资源被纳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振宁黄鸡”等5个品种(配套系)被审定为国家级畜禽新品种。目前,全省主导品种推广面积占总面积70%以上,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6%以上,商品种供种率70%以上,粮食单产水平位居全国前列,全省农业科技贡献率达62%。

“8810”行动计划圆满收官

农业现代化迈上新台阶

2012年,浙江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文件精神,浙江省农业厅研究制定了“8810”三年行动,包括提升产业发展、经营效益等8个方面的目标任务,组织产业集聚化、产品优质化等8个专项行动,以及农业机械化促进、现代种业发展等10项重点工程。

“十二五”期间,全省累计新增各类农业机械装备63.8万台(套),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73.5%;茶叶生产关键环节基本实现机械化,大宗茶类修剪采摘机械化水平达90%,畜牧养殖机械化、设施化水平大幅提升,自动喂料系统覆盖一半以上的规模养殖场。农业机械化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也有效缓解了劳动力紧缺等多方面问题。

农业现代化,“两区”当先锋。过去几年里,浙江农业“两区”建设取得显著成就,创建了一大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农业“两区”,成为农业资源要素集中投入和产业集聚提升的“主平台”,湖州市等6个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提前进入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阶段。“两区”建设还带动了农产品加工流通、休闲观光农业等二三产业发展。2014年,全省休闲农业实现产值160亿元,带动农副产品销售50亿元以上,促进农民增收近4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