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购资讯中心

2015风口浪尖上的农机行业

2016-01-11

2015年悄然离去,作为助推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主力军,无论是早已占据山头的大型农机企业还是蓄势待发的中小型企业都可谓是走过了非同寻常的一年。2015年农机市场成为近十年来增幅下降最大的一年,细化到每个农机行业都处在风口浪尖处。这一年,国二升国三的消息,牵动着整个农机市场,时间紧、任务重,标准升级倒逼产业技术升级,对部分中小企业来讲,无疑将其逼向了死角,而对具有一定研发能力的企业而言,或许“战争”才刚刚开始。

农机行业增速创十年最低

2014年,我国规模以上农机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3952.28亿元,位居世界第一,我们已成为世界农机制造大国,但却不是世界农机强国。综观2015年农机市场,我国农机工业总体保持平稳增长,增速放缓,农机工业下行趋势仍在延续,创十年最低。细化到每个农机行业,我们发现,相较往年,2015年多数子行业保持了稳健和适度的增长。据中国工业协会提供的数据,截至10月,拖拉机骨干企业共生产164万台拖拉机,利润增长1.99%,90马力以上大拖成为市场畅销机型;大中型小麦机产量4.98万台,主要企业产量下降12%以上,大喂入量趋势更加凸显,6公斤机型占47.3%,小于4公斤的机型产量大幅度减少;随着土地流转的加速,四行、五行玉米收获机需求旺盛,三行机占玉米机市场的35.2%,四行机占33.8%,仍然是主力机型;对于水稻生产企业而言,江苏沃得、久保田、雷沃重工、中联重科等平分秋色。

2015年,我国农机行业利润回升明显,但产品同质化竞争激烈,产能过剩现象严重,200马力以上的拖拉机、喂入量10公斤以上的谷物收割机等高端农机产品供应不足。100马力以上的拖拉机增长迅速,小拖销量下滑,逐步向大型化、智能化、多功能化方向发展;水稻插秧机、小麦联合收获机保持高速增长,3公斤以下基本淘汰。同时,农机行业将由重动力轻机具向动力与机具同步发展转变,配套比不断提高;由重主机轻零部件,向主机与零部件协同发展转变。

农机企业开始由重速度向重质量转型

面对低迷的2015,各级政府与农机企业全力以赴。2015年5月,国务院正式印发了《中国制造2025》,明确将中国农业装备产业作为发展重点,将按照扩展领域、增加品种,并加快向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发展的要求,重点发展8类产品的4类关键共性技术,这一消息的发出,犹如为我国农机制造企业注入了一针强心剂,充分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另外,农机企业的兼并、重组现象更加频繁,既有国内企业间的兼并与收购,如2015年6月份,中农发集团与巨明集团达成战略并购协议并正式签约;也有国内企业与国际高端农机企业“联姻”,如雷沃重工成功收购意大利高端品牌马特马克,并将阿波斯收入囊中,以及近日中联重科正式签约意大利LADURNER公司,这些都将有助于我国农机企业整合资源,实现整体业务的跨越式发展,助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

在农机市场整体处于下滑态势时,也有少数细分市场异军突起。首先,部分企业进入农机领域,如2015年9月,北汽集团以25亿农业装备项目落户安徽蒙城;同月,宗申白俄罗斯农机装备产业园邯郸魏县正式开工;11月,国内领先的无人机研发生产商大疆创新正式进入农用无人机领域。其次,在国家号召实现绿色农业的政策下,2015年,深松机、秸秆还田机等大型农机具成为市场的“宠儿”。特别是由于全年2亿亩深松作业任务,使得深松机市场同比出现2倍多的飙升。

综观2015年的农机市场,大中型农机企业开始由以往的大规模“圈地”走向产品质量及管理的转型升级之路,不断压缩一些技术含量不高的中小型企业的生存空间,在提升行业整体技术水平的同时,实现对产业洗牌和升级的推动。这也意味着,随着农业产业格局的演变,农机产业集中度将会越来越高,很多产品单一或者科研能力低、资金短缺的小型企业,或将退出历史舞台。

国二升国三持续扰动农机市场

当然,2015年让整个农机行业持续沸腾的还是国二升国三消息的发布。目前,行业内对国家规定的时间节点和要求十分明确,是否能够顺利推进,还需拭目以待。

就现在而言,企业库存的配备国二发动机的拖拉机、收获机有数十万台,多数企业和经销商表示,如此庞大的库存量在2016年4月前实属难消化,同时,由于2016年的购机补贴政策如何实施还无定论,所以,难题一时无法解决。另外,配备国三发动的整机匹配试验进程缓慢,整机的适应性、稳定性如何都是未知数,记者在采访的时候发现,众多经销商对配备国三发动机的整机了解甚少,对如何保证售后服务更是心里没底,需要进行系统的学习和培训。

综合上述问题,近日,环保部门专门走访了数家农机企业,对企业生产配备国三发动机的工作情况进行了解和调查,2016年4月能否停止制造、进口和销售装有国二发动机的整机,还需我们耐心等待。但有一点儿毋庸置疑,那就是国二升国三无论是准点儿实施还是延缓执行,对农机行业都将产生质的影响,从行业健康发展的角度看,肯定是个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