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购资讯中心

保护性耕作真正落地 管理部门和企业需齐发力

2016-04-18

“大力推广保护性耕作等新技术”,是农业部紧紧围绕“提质增效转方式、稳粮增收可持续”中心任务,认真践行创新发展理念,部署的今年农机重点工作之一。保护性耕作又称免耕播种法,是一项对农田实行免耕少耕,并用农作物秸秆残茬覆盖地表的一项先进农业耕作技术。这对耕地的可持续发展有很大的好处。

3月30日,以“科技创新绿色发展”为主题的2016年陕西省保护性耕作论坛暨“陕西农机大讲堂”在西安举办。陕西省农机局局长何存贵、中国农机化协会常务理事刘宪、农业部保护性耕作中心主任李洪文、陕西省农机学会理事长朱瑞祥、西安亚澳农机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史可器等就“中国农机化创新发展”“世界保护性耕作发展”“陕西保护性耕作发展及创新”“保护性耕作专用机具创新研究”等进行了发言交流。

传统农业发展方式出局保护性耕作春天或至

“长期以来,农业产业过于追求产出高增长,把耕地、水资源等基本利用到了极致。粮食生产虽实现了十二连增,但也付出了沉重的生态和环境代价。”刘宪在论坛上表达了担忧。拼资源、拼消耗的传统农业发展方式令我国环境、资源“频亮红灯”,在土壤被过度耕作的背景下,保护性耕作推广步伐亟须加大。

何存贵在发言中指出:实施保护性耕作是实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重大战略举措,是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近年来,陕西省坚持绿色发展的理念,大力推广应用保护性耕作技术,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国农业发展面临价格天花板和农业资源地板的双重挤压,多种因素倒逼农业的规模化,规模化倒逼机械化,农业机械化发展迎来了转型升级的机遇期。”

李洪文认为:“保护性耕作技术对中国农业影响极大,仅次于跨区作业。”他在发言中介绍了巴西、美国、欧洲等地的保护性耕作发展历程,如巴西1971年第一次开展保护性耕作研究,到上世纪90年代才开始呈现快速增长局面,阿根廷、澳大利亚等也较为相似,从最初不接受到缓慢接受,在这一过程中完成技术积累直至推广。相比较而言,我国的保护性耕作发展在农业部、农机推广部门和农机管理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在企业不断研发新机具,完善产品的背景下,将迎来更好的发展趋势。“我国转变了粮食生产不惜一切抓产量的粮食观,正是为保护性耕作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新机遇。”刘宪认为。

保护性耕作真正落地管理部门和企业需齐发力

业内人士认为,保护性耕作机具已经完成了第一代免耕播种机的设计生产和改进,但“用着没问题,拿来就能用,质优可靠”的第二代免耕播种机产品的研发和推广还是要靠农机企业和农机部门双向发力。

“行业要感谢亚澳等农机企业把精力放在了保护性耕作、免耕播种机的产品研发上。”李洪文坦言,“对于推动保护性耕作,专家往往只能纸上谈兵,老百姓是否真正接受,还是要看农机企业能否造出适用、好用的机具。”

亚澳农机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史可器认为,农民购置农机,很大程度是受政策的引导,国家和地方的补贴方向决定了农民购置农机时的选择方向。“如果补贴能向保护性耕作的机械倾斜,农民有了购机的热情,就能为我国下一步的保护性耕作推广工作打下基础。”

就目前来看,保护性耕作发展已经产生了不可回避的问题。据介绍,2002年生产免耕播种机的企业不超10家,现在看2015年全国购机补贴目录中已经超过135家。“一方面我们看到企业重视这块市场,另一方面在保护性耕作面积不大的情况下,同类产品多,技术单一,还是制约了发展。”与会代表分析,机具质量有待提高,可靠性低,效率不高;性能上堵塞严重,缺苗断垄;市场上新机具质量良莠不齐,价格差异大,存在恶意竞争等都是行业要关注的问题。

此外,对于业内人士普遍关心的“保护性耕作是否会造成粮食减产”,与会专家认为,保护性耕作本身不该减产,但在实际推广中发现确有减产现象,可以肯定的是,保护性耕作能增加土壤含水量,尤其是在长江以北地区,秸秆还田能够增加土壤有机质,不耕地不会产生新的犁底层也是不争事实,水、肥都更好了,种子和气候条件都一样,为何会减产?播种质量不够好,机具不够完美,是造成减产的原因所在。 此次论坛由农业部保护性耕作中心、中国农机化导报、陕西农业机械学会主办,西安亚澳农机股份有限公司协办,来自山东、河北、辽宁、宁夏以及陕西各市县的农机管理部门、合作社、 农机企业的200多位代表参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