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购资讯中心

畜牧业:寻找提升竞争力的金钥匙

1970-01-01

一头连着玉米等种植产业,一头连着肉蛋奶等食品加工业,被形容为“粮头食尾、农头工尾”的畜牧业,前延后伸潜力大,一二三产融合能力强,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备受关注。面对生猪价格持续高位运行、畜产品供需结构性矛盾突出、资源环境压力空前加大等现实状况,畜牧行业立足加快破解“三农”新难题,厚植发展新优势,切实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结构优化布局,持续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提升现代畜牧产业核心竞争力。

资料图

降成本补短板粮改饲试点实现种养双赢

2015年,农业部会同财政部在河北、内蒙古、黑龙江等10个省区,选择玉米种植面积大、牛羊养殖基础好、种植结构调整有潜力的30个县开展粮改饲试点。各地探索机制模式,以全株青贮玉米为重点,推进草畜配套、种养结合。来自农业部畜牧业司的信息显示,全年粮改饲安排种植150万亩,实际落实286万亩,收储优质饲草料995万吨,超出预期目标将近1倍。

宁夏吴忠市利通区是奶牛养殖大区,种植的20多万亩玉米,大多数都销售给奶牛场,制作成全株青贮饲料。内蒙古在试点县推广全株青贮玉米饲喂肉牛,每育肥出栏一头牛可节约饲料成本近1000元。山西在朔州市推广全株青贮玉米饲喂肉羊,6月龄羔羊体重平均增加了2.5公斤。黑龙江、宁夏等地参与试点的奶牛场平均单产水平达8吨以上,单产提高10%左右,生产1吨牛奶节约饲料成本300多元,乳蛋白、乳脂肪等质量指标也有明显提高。粮改饲推动畜牧养殖提高质量、降低成本,使种养结合更加紧密,成为增强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关键一招。

根据农业部畜牧业司提供的数据,试点区域内的全株青贮玉米平均亩产3.5吨,每吨收购均价410元,每亩地收入1435元。同期试点区域玉米籽实平均亩产688公斤,每亩地收入1100元。粮改饲使每亩地增收335元,有效缓解了玉米价格下行对农民收入的不利影响。同时,转变玉米利用方式也减轻了玉米收储压力。由于效益好,山西朔州市已集中连片发展,整市推进粮改饲。

粮改饲试点项目的实施,极大地调动了牛羊养殖场按规模化要求组织饲草料生产的积极性。通过将玉米全株青贮后饲用,试点区域共减少秸秆产生量240万吨,产生了显著的生态效益,提升了现代草牧业生产服务能力。

中央财政从今年起将粮改饲补助范围扩大到整个“镰刀弯”地区和黄淮海玉米主产区。近期,农业部和财政部联合下发《关于做好2016年农业结构调整试点工作的通知》,下达了1100万亩调整任务,其中粮改饲600万亩。

农业部总畜牧师王智才表示,试点地区的实践证明,粮改饲在种植和养殖两个环节都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从事种植和养殖的农户都可以得到实实在在的收益,更不会削弱国家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粮改饲既是调整种植业结构、推动粮食“去库存”的重要切入点,又是推动草食畜牧业“降成本补短板”、优化畜禽养殖结构的重要着力点。推进粮改饲,土地资源有空间,扶持政策有保障,参与主体有动力,一定要把握机遇,主动作为,顺势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