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购资讯中心

智能装备 排放升级 发展机遇 ——专家、官员、企业高管共谈农机产业创新升级

1970-01-01

零部件强,则主机强,这是机械制造行业共认的真理。在国外农机产品不断向信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的当下,我国农机行业能否借力“中国制造2025”,实现弯道超车,需要主机企业与零部件企业共同努力,找准创新点,加快缩短国际差距。在8月9日召开的2016中国农机零部件行业峰会上,中国农机工业协会会长陈志、环保部大气管理司机动车环境管理处高杰、安徽全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潘忠德分别从行业、政府和企业的角度对农机创新升级进行了解读,并提出,要突破瓶颈,实现转型升级,智能化农机的发展是必由之路。这条路上,既有客户的真诚期待,也有国家的扶持,更需要行业企业的自强。

中国农机工业协会会长陈志:

智能农机装备是发展方向

陈志在解读“十三五”农机科技发展方向和重点时表示,由于我国农机行业起步晚、起点低,一直以来,农机装备技术整体处于跟跑阶段,与国外有着相当大的差距。目前国外农机产业发展呈现出五大特点,即:生产组织向集团化、信息化、全球化发展;技术创新强度持续加大,研发资金稳定投入产品;技术向高效率、自动化、智能化方向发展;产品开发向着提供系统化综合解决方案方向发展;信息、航空航天技术等高科技向农机行业移植。而我国作为世界农机制造和使用第一大国,产业集中度低,整体竞争力弱,品种门类少,高端技术匮乏,产品功能亟待完善,整体技术水平低却是不争的事实,特别是在信息化、智能化为引领的高端技术领域的差距有进一步拉大的趋势。

数据显示,在我国粮食生产实现“十二连增”的同时,粮食进口也一直在持续增长,2014年首次突破了1亿吨,进入粮食“净进口”时代。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国内粮食成本居高不下,内外价差较大,以致出现粮食产量、进口量和库存量“三量齐增”。解决这一问题的核心在于提高国内粮食的竞争力,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升成为必然选择。近10多年来,我国的农机化水平得到快速提升,但也出现了低端产能过剩,高端、个性需求得不到满足的问题,农机技术升级对信息化、智能化等高新技术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农业现代化全面发展对拓展农机装备领域的需求也愈加迫切。因此,发展智能农机装备,是我国现代农业向纵深发展、加快转型的切实需要,也是国内农机工业产业发展和应对国际竞争的必然需求。

针对现状,陈志认为,下一步,农机技术要在农机装备多功能作业性能的稳定性、复杂服役工况的可靠运行、生物活性与生命特征对象精准作业的机构与装置创制以及过程监测与操控方向等方面实现突破。他向与会者介绍了经过专家学者共同研究制定出的“十三五”期间促进智能农机装备发展的3个层面、11项重点方向和47项研究任务。

在基础技术研究层面,要突破土壤植物机器系统应用基础,在农机作业传感器、智能决策与控制、智能服务等技术方面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在关键共性技术与重大装备开发层面,要突破智能设计、作业管理关键技术,开发大型与专用拖拉机、田间作业及收获、设施精细生产等主导产品智能技术与制造质量提升,创立自主的农业智能化装备技术体系。在典型示范层面,要创制适合我国种植农艺和地域特色的丘陵山区、农产品产地处理等薄弱环节装备,支撑全程全面机械化发展。为此,设立了11项重点研究方向,即农机作业信息感知与精细生产管控应用基础研究、农机装备智能化设计与验证关键技术研究、农机智能作业管理关键技术研究、智能农业动力机械研发、高效精准环保多功能农田作业装备研发、粮食作物高效智能收获技术装备研发、经济作物高效能收获与智能控制技术装备研发、设施智能化精细生产技术及装备、农产品产后智能化干制与精细选别技术装备研发、畜禽与水产品智能化产地处理技术装备研发与示范、丘陵山区及水田机械化作业技术装备研发与示范。专家将这11项重点研究方向细化为47项研究任务,将通过产学研推紧密合作,分三批完成,其中在2016—2020年度完成19个项目,2017—2020年度完成17个项目,2018—2020年度完成11个项目。

这是一个为提升我国农机智能化技术、赶超国外农机水平的详细路线图。据陈志介绍,整个项目总经费15.33亿元,其中国拨资金9.8亿元,在经费使用方面,基础技术研究占费用的10%,关键共性技术与重大装备开发创新经费占70%,典型示范经费占20%。陈志表示,智能农机装备技术代表着最先进的农业生产力,是改善生产条件达到精耕细作、提高生产效率、转变发展方式、降低生产成本、增强综合生产能力的关键,也是打造农机制造强国的必由之路,在智能农机装备技术提升的过程中,既需要主机企业的付出,更需要零部件企业的积极跟进。

环保部大气管理司机动车管理处高杰:

排放升级及清洁柴油计划助推技术进步

国二升国三是今年农机行业最热的话题,环保部大气管理司机动车环境管理处高杰在会上表示,发布并实施新生产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放标准缘于空气质量达标压力。2015年,我国78.4%的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年均值不达标。上海、广东等东部地区环境监测结果显示,臭氧超标日数和小时数日渐增多。据测算,截至2012年底,非道路移动源排放四项污染物合计约1150万吨,重点源为农业机械、工业机械及船舶,而世界卫生组织则在2011年就将柴油机尾气提升至“确定致癌”级别。未来工程机械、农业机械、船舶行业仍将有较大的发展,因此,未来排放增长不容忽视。

与汽车相比,非道路移动源排放标准实施远远滞后,导致其发动机普遍具有技术水平低、燃油消耗高、排放污染大等特点。为此,国家在2016年1月1日实施的《大气污染防治法》中明确非道路移动机械生产的企业有关责任,加大监管力度,要求非道路移动机械不得超过标准排放大气污染物,这也意味着农机国二升国三是必然要求。

高杰表示,国二到国三阶段,主要加严NOx和THC的控制要求,CO的限值没变,小于37kW柴油机的PM限值相对于第二阶段19kW到37kW之间的限值加严了12.5%。而NOx和THC根据功率段,分别加严了21%到43%。国三到国四阶段,对37kW以上的柴油机,主要加严了PM排放限值,加严幅度在90%以上。从减排技术上,第三阶段主要是机内净化为主,从国三提高到国四阶段,其排放水平已经与机动车的国四相当,必须采用SCR、DPF等后处理系统,以机外净化措施为主。

每一次排放标准的升级都意味着发动机技术的升级,这对发动机生产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国二发动机一般采用机械泵供油,国三发动机则要用共轨系统供油;国二发动机可以没有增压器和中冷器,国三发动机一定要有增压器和中冷器。到了国四,其可行的技术措施则应该是电控泵+DPF(或无)、电控泵+DPF(或SCR)、电控泵+DPF(或SCR)、电控泵+SCR,这对发动机企业提出了技术上的要求。同时,由于部分主机生产企业在电器化技术方面力量比较薄弱,在技术支撑方面将会更多地依赖发动机厂家。

针对行业内一直诟病的柴油质量问题,高杰也表示,环保部将完善相关标准体系,加强排放监督管理,推出清洁柴油计划,确保燃油品质。

安徽全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潘忠德:

排放升级是零部件行业提升和发展的机会

作为发动机生产企业,安徽全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潘忠德充分认可国家对排放升级的要求,他认为排放升级是体现社会管理的国家意志,是行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是企业参与竞争的有利武器,是客户对产品质量的真诚期待,是零部件行业提升和发展的机会。

我国非道路用柴油机每年新增约200万台左右,全国每年超过1亿吨的柴油消耗总量中,约有20%用于各类非道路移动机械。这些非道路移动机械是氮氧化物的重要排放源,初步估算每年约排放氮氧化物200万吨以上。据潘忠德介绍,我国内燃机产品综合能效与国际先进水平相差10%-20%,车用内燃机燃油消耗率相差8%-10%,排放水平相差两个等级;非道路移动机械用多缸柴油机燃油消耗率与国际先进水平相差10%-15%,排放水平也相差两个等级。为解决这一问题,柴油机行业将“掌握核心制造技术和关键工艺技术,建设3至5个共性基础技术平台,推动内燃机节能减排先进技术研发和科技成果转化。全面实施智能化改造,完成绿色制造体系建设”作为柴油机产业“十三五”的发展目标。

潘忠德表示,企业要想在竞争中占据优势就必须提升自身的能力。排放升级对于预判早、技术路线准备充分的柴油机企业而言是个很好的发展机遇。准备充分的柴油机企业可以借助升级的时间差,抢占市场先机。近几年,国产发动机技术虽然得到了飞速提升,主要在中低端农业机械产品上实现了普及,但在高端产品上与国外品牌还是存在很大差距。从长远来看,排放升级为行业带来了较好的发展机遇。用户需要的是质量过得硬的产品,对发动机生产企业来说,国三产品要在线束防水、ECU安装位置的防震、油水分离、进排气系统、电路系统、匹配特性以及维护保养、油品使用等方面与主机企业进行充分的沟通与合作。发动机行业正好利用排放升级的时机,提升行业的研发制造能力,管理、服务能力以及一致性管控能力。

潘忠德认为,在农机行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刻,企业只有抵制诱惑、排除干扰、把注意力集中在主要目标和首要挑战上,才能有效地应对挑战,达成有利结果。他相信,劫后余生,最后生存下来的企业在发展上将更加精益、强大,并更具创新性。市场是一个竞争的过程,竞争的结果表现为优胜劣汰,但竞争的更大意义在于推动企业技术创新与组织创新,促进行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