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召开全省油菜机械化播种演示会 油菜生产已由试点到推广全面开花
本报讯 9月28日,湖南省在湘西州永顺县召开了全省油菜机械化播种现场演示会,省农机局局长王罗方在会上表示,湖南省油菜机械化生产由4年前的50亩试点田到今年预计将达到近500万亩,标志着湖南省基本解决了油菜机械化生产瓶颈,开始进入到全面推广阶段,湖南油菜机械化生产已形成全面开花的局面。湖南湘西州委常委、副州长孙法军,农业部农机化管理司生产管理处处长李斯华以及湖南各市州农机局分管科教工作的局领导、科教科长、22个油菜示范县市区的农机局局长参会。
在永顺县万坪镇万亩油菜机械化生产示范片的演示会现场,武汉黄鹤拖拉机制造有限公司、湖南农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湖南鸿运农业装备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携带各种旋耕机、开沟机以及精密播种机、油菜浅耕直播施肥联合播种机、背负式施肥播种机在不同地块向观众展示各自绝活。大播种机有大播种机的优势,小也有小的精巧。当地农民老田指着正在作业的黄鹤牌精密播种机告诉记者:“这种播种机适合大些的地块,一下子能播6行油菜,适合流转土地的农机合作社用,效率高呀。再看对面这个背负式的施肥播种机,就适合一家一户用。现在有机械可以用了,以后就不用先育苗再移栽了,太省时省力了。就是不知道这机器播种的效果怎么样。”老田一边在不同的地块看着机械表演,一边自言自语着。据他介绍,过去当地农民种油菜大多移栽,费时费力,再加上收获时也耗费太多人力,油菜种植面积越来越少,大多田地冬天都是闲着的。“听说收获也能用机械了,要是真行,以后就可以让地不再闲着了,还有份收入呢。”
据王罗方介绍,湖南作为油菜生产大省,多年来,由于机械化水平落后,油菜种植面积由最高时的2400多万亩下降到1000多万亩。从2012年开始,由省农机局从办公经费中拿出50万元进行油菜机械化生产试点,当年试点了50亩,经过四年的不断探索,终于确定了“一密二高三合适”的油菜机械化生产思路。“一密”即高密度机械化直播,“二高”即高效率和高效益,“三合适”即适合不同油菜品种、适合不同地理条件、适合不同种植模式。在此次演示会上,《湖南省油菜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要点》正式发布,《要点》就品种选择、种子处理、田块准备、播种时的机具选择、机具作业、播种时机和播种量以及田间管理、收获、烘干等进行了详细的技术规定,旨在加强农机农艺融合,促进油菜生产发展。王罗方要求与会者要吃透技术要点,抓好典型,适当扶持,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一定要让“冬天光着膀子晒太阳的大片土地”在冬天变成一片绿,春天变成一片黄,在美化生态环境的同时,让农民得到利益。会上,省农机局科教处处长齐志刚就选好点、汇好报,抓住三个主要环节,突出全程机械化以及需把握的四个重要时间节点进行了详细介绍,要求各项目示范县通过召开现场演示会等多种形式掀起油菜生产高潮。
国家发改委、农业部和国家林业局日前发布的《全国大宗油料作物生产发展规划》指出,受适宜品种培育缓慢、机械性能落后和农机农艺融合不够等因素影响,油料机械化收获技术未取得突破性进展。《规划》提出,油菜生产要重点推广合理密植、机械收获、轻简栽培等技术,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冬油菜产区,要加快研发、审定和推广适合机收的新品种和配套收获机械,力争到2020年,该区域油菜籽播种面积、产量分别达到7000万亩、940万吨以上。李斯华处长全程参与了《规划》的制定工作,他在讲话中表示,国家正式出台关于油料作物的发展规划,充分显示出国家对油菜生产的重视,也标志着油菜生产迎来了最好的发展机遇,《规划》特别强调了农机农艺融合、良种良法配套。湖南作为油菜主产省,将承担主要的油菜籽生产任务,在油菜生产过程中要坚持农机农艺融合,从品种选育、种植方式等方面加以研究;要利用购机补贴等政策加大对油菜机械化生产的投入力度;在推动油菜机械化生产过程中,要抓好试点,通过典型示范推动这一工作的提质增速,农业部也将在全国建立油菜生产机械化示范点,以助推这一工作的进行;在推进过程中,还需要创新发展机制,充分发挥农机专业合作社的主力军作用,大力开展油菜生产的社会化服务,将油菜生产与扶贫工作结合起来,在实现《规划》提出的目标的同时,带动更多的人富起来。湘西州副州长孙法军在讲话中也要求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要与精准扶贫紧密结合,通过合作社带动近千户贫困户走合作共赢的路子。农机系统干部职工要抓住机遇,扎实工作,努力推动农业机械化向“全程、全面、高质、高效”发展,创造出山地丘陵地区农机化事业发展的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