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农业合作可有效融合对接
我国与俄罗斯在农业上合作紧密,一直秉着“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的原则进行合作,日前,在第四届中俄博览会农业论坛上,中俄两国农业专家、学者、企业家和地方农业部门负责人就两国在农业合作中的前景进行深入探讨交流。
中俄农业合作潜力巨大
中国与俄罗斯农业合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两国的农业合作,既可实现减少贫困、保障粮食安全,也可创造就业,增加个人收入。
“中俄两国互为友好邻邦,同为世界主要经济体和新兴市场国家。近年来,中俄双边关系高水平发展,而合作领域日渐扩大,农业是中俄双边合作的热点领域之一。”中国农业部副部长屈冬玉表示,深化中俄农业合作,加强政策沟通和协调,为双边农业经贸合作创造良好的软环境。充分挖掘潜力,推动更广泛的地方农业合作。促进地区间农业交流,助力企业间经贸往来,鼓励地方开展投资合作,释放各类企业农业合作潜力,共同为两国农业合作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要创新合作模式,加强产业园区、跨境电子商务模式下全产业链合作,不断提升中俄农业合作水平。延伸产业链条,推进跨境电子商务合作,打造“线上线下”产业链交流平台。同时,发展农产品加工和储运物流、加强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建设,实现集群发展,不断提升市场竞争力。
据农业部贸促中心副主任宋聚国介绍,我国自加入WTO以来,农产品贸易迅速发展。2001年至2016年,中国农产品贸易总额由279亿美元增长到1846亿美元,年均增长13.4%;进口额由118亿美元增长到1116亿美元,年均增长16.2%;出口额由161亿美元增长到730亿美元,年均增长10.6%。从2011年开始,中国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农产品进口国。目前,中国是世界第二大农产品贸易国,第五大农产品出口国。
针对我国农产品贸易呈现“井喷”式发展,中俄农产品贸易发展也有厚积薄发之势。宋聚国分析,近年来中俄农产品贸易快速发展。2010年~2015年俄罗斯农产品对中国出口和从中国进口额年均分别增长4.4%和3.3%,2015年分别达到17.2亿美元和18.2亿美元。俄罗斯在与我国农产品贸易中长期处于逆差地位,逆差额先增后减,从2010年的1.6亿美元增加到2014年的7.8亿美元,达到最高。但到2015年迅速减少到1亿美元。而去年,逆差转为0.5亿美元的顺差。
宋聚国认为,中俄农产品贸易有着继续增长的潜力。俄罗斯的谷物等大宗农产品和鲜活水产品对中国出口有优势,而中国的蔬菜等园艺产品、鱼制品、畜产品等对俄出口有优势。双方在农业各领域的合作潜力巨大。
拓宽领域广泛推动地方农业合作
中俄农业合作既是两国之间生产要素的重新配置,包括农业技术和人才资源重新配置,也是国家之间农业合作的发展趋势。黑龙江省农科院对俄农业技术合作中心主任张举梅介绍,省农科院从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与俄罗斯合作,并在2001年建立对俄农业技术合作中心,这个中心是我国唯一一个与俄罗斯科研单位合作的对俄窗口。目前,这个中心与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保加利亚等9个国家合作,在俄罗斯有31个合作单位,涉及俄罗斯7个联邦区。在“一带一路”框架下,建立联合实验室,已经有俄罗斯专家和乌克兰专家开始工作,这将为中俄农业合作提供技术支撑。
“近年来,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为欧亚经济共同体国家带来巨大商机,他们加强同中国的紧密联系,引进更多的中方资金,促进欧亚联盟国家的农业生产水平提高。”俄罗斯欧亚经济委员会助理罗马什科认为,同中国发展农业合作应成为欧亚经济共同体优先选项,进行全方位对接,有效利用资金和技术领域的创新,建设农业园区,提升农业技术水平。
“我们在车里雅宾斯克州有大片的土地,可以进行畜牧养殖。这里我们设计了一个能养千头牛的牛舍,那里是屠宰场、冷冻厂、罐头厂,再后面就是有机肥料厂,还要建设8个成片的沼气池……”俄罗斯车里雅宾斯克州食品集团总经理伊琳娜·诺文果娃的介绍为到会的嘉宾展示了合作的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