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购资讯中心

最好的时代PK最坏的时代 烘干机如何逆袭

2017-07-17

在刚刚过去的今年“三夏”农机化生产中,烘干机与小麦收割机一样扮演了相当重要的角色。“三夏”时间段,任务重,且天气变化多,为了保证小麦颗粒归仓,各小麦主产省份农机部门不仅在应急预案中保证小麦收割机紧急调度数量,还将烘干机纳入到预案当中,烘干机在我国粮食全程机械化生产中起到的作用不容小觑。“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这是中国农机流通协会副秘书长张华光在2017年全国农机流通工作会议烘干机专题研讨会上引用狄更斯的话对当前烘干机市场的描述。那么当前我国粮食烘干机市场状况究竟怎样呢? 

最好的时代——烘干机市场为何逆势而上

“2017年将是我国农机市场需求加速调整的一年,结构调整将成为主旋律。受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玉米价格下降等多方面因素影响,我国传统农机热点市场下降明显。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小众市场的快速升温,其中,烘干机在市场上的上佳表现着实令人惊喜。”张华光介绍道,“市场调查显示,截至6月末,上半年累计销售各类烘干机9860台,同比增长37.33%。”进入今年以来,我国烘干机市场一直保持快速增长势头。回顾近年,我国烘干机市场的走势,张华光总结了两个突出特点:第一,高位运行。我国烘干机数量从2012年的1500台,猛增长至去年的1.87万台,7年间增长了12倍之多。第二,增幅大。烘干机连续7年保持两位数的增幅,2012年同比增长高达104.35%,2015年、2016年连续两年增幅在60%上下。毋庸置疑,近十几年来,我国农机行业一直保持高速发展,但是,当看到烘干机增长的数字之后,人们还是要为之惊叹,尤其是在近两年农机行业整体处于低迷的时候,什么原因让烘干机逆势而升?

“中央及各级地方政府高度重视与大力支持,是促进烘干机装备产业发展的第一推手。”张华光表示。从党的十八大以来,历次中央一号文件均把粮食烘干以及收储加工纳入年度工作重点,农业部出台的农业发展规划纲要以及工信部制定的《中国制造2025》等国家级产业发展规划把粮食烘干及科学收储加工列为一项产业升级战略予以高度重视。为什么国家如此重视粮食烘干这个环节?据统计,每年因气候原因导致来不及晒干或未达到安全水分造成霉变、发芽等损失的粮食约占我国每年粮食总产量的5%左右,而其中,单纯因霉变造成的粮食损失高达2100万吨,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4.2%,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为180亿到240亿,足以养活好几个百万人口的中小国家。触目惊心的数字要求我国必须重视粮食烘干。

烘干机市场快速增长离不开补贴的拉动。张华光说:“目前,多数粮食主产省、市、区在年度购置补贴实施方案中均把粮食烘干机产品列为补贴重点,并对此实行优先补贴、敞开补贴。”随着烘干机市场的日渐成熟,各省对烘干机的补贴品牌品类也在不断增加,例如,安徽2017年比2016年补贴烘干机品牌品类增加了10种,这无疑也是为烘干机市场快速发展注入了一针强心剂。

除了上述两个关键因素之外,农业规模化与集约化发展也拉动了农村对烘干机的需求。“农村土地流转与集中,使得种粮大户粮食产量增加,也因此改变了一家一户房前屋后晾晒的模式。另外,随着机械化水平的提高,为了赶农时抢收抢种,高水分粮食越来越多,为了减少损失,也会导致对粮食烘干和加工需求增加。”张华光解释道。另外,我国粮价与国际接轨,粮食期货市场发展,粮食加工企业增加,导致粮农改变以前收完就卖的习惯,为了更好的储存粮食,烘干机就成了粮农的不二选择。

最坏的时代——企业良莠不齐与产能过剩

烘干机产业的快速发展及产业技术、质量、品牌的快速提升为烘干机产品市场高位增长奠定了产业基础。我国烘干机行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发展至今,已经初具规模,我国生产的烘干机从技术、性能、品牌均已得到相当大的提升。然而,仍然要警惕一个当前烘干机市场已经崭露头角的现象——产能过剩。

“我国烘干机市场总体形势是产能过剩。据数据统计,目前烘干机产能与市场要求比率约为5:1。当前我国烘干机生产企业存在这么几种情况,多数企业开工不足,品牌眼花缭乱,品质良莠不齐,营销手段五花八门,市场缺乏约束机制。”张华光对当前烘干机市场表达了几点担忧。

据统计,目前,我国烘干机销量在800台以上的企业占比不足4%,年产量不足300台的企业占比高达80%。虽然,目前烘干机市场进入“红海”,生产企业也摆脱了混乱的格局,但是过于分散的烘干机企业,使得竞争格局尚未形成。据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毛怀志介绍,保守估计,目前我国烘干机生产企业至少在300—400家,生产企业数量依然太多。

“老百姓对烘干机的理解就是烘干速度快,其实不然。烘干机生产对技术要求很高,比如粮食烘干得是否均匀、爆腰率等,都需要精确地控制。”毛怀志说,“因此,很多小企业生产的烘干机在质量上很成问题。”企业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质量的竞争,“像中联重科、辰宇能脱颖而出,得益于其专业的研发团队。然而,在这些良莠不齐的烘干机生产企业中,一年生产300—400台烘干机的企业根本不可能具备自己的研发制造中心。”张华光断言。小企业无法在质量上与大企业竞争,只好打价格战。价格战最终的受害者仍旧是作为消费者的农民。“另外,对于资质较差的企业来说,产品质量出了问题,就会导致库存增加,进而导致资金链断裂,一连串的反应最终导致企业崩盘。”张华光表示,不注重质量只知道赶上烘干机这个“时髦”,对于企业来说无疑是自杀行为。

需要冷静的时代——了解市场和用户需求关乎企业命运

尽管烘干机市场呈现井喷式发展,但是目前我国粮食烘干水平还很低。2016年,我国三大粮食平均烘干率只有19.67%。玉米、小麦、水稻三大粮食作物烘干水平发展很不平衡,欧美等发达国家粮食干燥机械化水平均已达到95%以上。我国烘干机保有量与实际需求量之间仍存在较大缺口,由此可见,我国烘干机市场还大有潜力。企业在当前火爆的烘干机市场中保持冷静,才能经受住未来市场的大浪淘沙。

据张华光预计,2017年全年烘干机销售在2.3万台左右,同比增长20%以上,虽然依旧是高位运行,但增幅趋缓,这并不影响烘干机市场的发展。烘干机企业要想在未来的竞争中胜出,首先要理性认识当前市场形势,了解不同地域不同用户的具体需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据张华光介绍,当前我国烘干机市场主流机型集中在10—20吨,占比高达56%。大型烘干机需求也在不断增加,30吨烘干设备同比增幅高达97.1%,占比较之去年同期提高4.18个百分点。近年来,我国烘干机用户主要集中于粮食运营商、合作社、家庭农场、种粮大户,“粮食运营商是主流客户,占比高达57%,烘干机市场对家庭农场、种粮大户来说要求比较大。从消费者关注度分析,消费者质量意识逐渐觉醒,且呈现逐年提高之势,与之相反,价格敏感度在降低。”张华光介绍道。企业也可由此分析得知,未来发展的重点客户应该是合作社、种粮大户等规模化经营主体,而质量则应该是企业放在首位关心的事情。

“我国不同地区对于烘干机需求也不同。北方以连续式大型烘干塔为主,南方则以循环式中低温烘干为主。”张华光就我国南北市场对烘干机需求做了相应分析,他表示,中大型粮食烘干机是未来粮食烘干的主要方向,此种烘干机不仅功能齐备,而且烘干效果好,生产能力大,随着农村土地流转不断深入,这类烘干机市场需求会继续增大。而小型循环式烘干机在南方地区应用较多,这种机型也将仅仅局限在南方水稻产区的小型烘干基地使用。

另外,张华光还告诉记者,批式循环式烘干机、中低温烘干机产品具有精准控制等特性,在烘干谷物的破碎率、爆腰率、均匀度等指标均有明显优势,尤其是烘出来的谷物无论内在品质还是外观品相俱佳,因而在近几年越来越受用户追捧。预计,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发展趋势将会更加突出。